中國大陸百萬級男網紅獲泰軍官「VVVIP」接待 國防部宴請畫面曝光惹議

泰國軍官在國防部接待室高規格宴請中國網紅。(泰國新聞網)
泰國軍官在國防部接待室高規格宴請中國網紅。(泰國新聞網)

據《紅星新聞》報導,泰國社交媒體近日流傳一系列影片,顯示有中國遊客在泰國國防部及海軍俱樂部受到軍方人員高規格接待,而身穿泰國軍裝的男子稱這幾位中國男子是「VVVIP」,引發泰國社會廣泛質疑。對此,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衛查亞猜(H.E MR. PHUMTHAM WECHAYACHAI)已下令展開調查,強調若涉事人員違規將依法處理。

網路流傳的一段影片中,一名身穿泰國軍裝的男子在泰國國防部接待室接待了幾名中國遊客,隨後一行人一起用餐。席間,身穿軍裝的男子稱這幾位中國男子是「VVVIP」。該段影片發布日期為2024年5月21日。

6月9日,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衛查亞猜證實,影片中的男子確為國防部工作人員,但已於去年9月退休。普坦表示,國防部常任秘書已成立調查委員會,若該退休軍官確有違規行為,將受到相應的懲罰。他強調,國防部辦公樓的使用「有規章制度限制」,未來將研究防範機制,避免類似事件損害國防部形象。

同時,發佈影片的賬號還發布了一名疑似身著泰國海軍軍官服裝的男子,在被稱為「泰國皇家海軍俱樂部」的餐廳與中國人共進晚餐,此影片再次引發泰國公眾質疑,認為此舉是否存在不當。

對此,6月9日,泰國海軍副發言人帕拉·拉塔那猜潘在海軍司令部就「泰國軍官與中國遊客會面」一事作出回應。表示經調查,確認涉事人員僅是在國防部以外的一處場所共進晚餐。影片中所涉地點為「海軍俱樂部」,該俱樂部雖為公務員福利機構,但同時也對公眾開放,無任何禁止外人進入的規定。無論是餐廳還是宴會廳,均未設置人員準入限制。

該影片賬號中還發布了多個所謂「泰國軍方高級官員」的人物,或出席珠寶交易平台活動,或出席美容機構活動。影片顯示,這些活動的背景板中都是中文字樣的介紹。

另外,「在泰國國防部受到接待」影片中的2名男子,兩人均為抖音網紅,一人在抖音粉絲542萬,一人粉絲129萬。兩個賬號主要內容都是發布做菜教學的影片,也發布直播帶貨的預告內容。其中粉絲542萬的賬號,其官方認證為麗水市某公司,他的賬號上還附有泰國榴蓮的購買連接。

目前,其中一個人的賬號已刪除了「和泰國將軍吃飯來了」的影片,但仍保留著同一時期其在泰國的其他影片內容。

延伸閱讀:

持精英旅行簽證…泰國芭提雅發現40歲中國男性遺體 或為滑倒溺亡

泰國遊客湧入上海 意外捧紅非傳統景點?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相關新聞

「香港人素質真高」他遊港見1幕被震撼 陸網點頭:比一河之隔的深圳好

香港最美的「風景」是人。有港漂於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發相發文,指在香港目擊1幕感到震撼,大讚香港人質素高,「香港真的素質…

「盲盒開蚌」藏貓膩 直播主偷塞珍珠誤導觀眾競價

近年來結合「盲盒」與「直播帶貨」的珍珠開蚌,儼然成為網路熱潮。不少業者主打「低價競拍」、「現場驚喜」等話術,吸引大批網友參與。但實際上,鏡頭背後的真相,可能比你想的還複雜。

3分鐘搞定一餐?陸上班族瘋吃「人用飼料」 網嘆:有夠悲哀

近日,中國市場一款名叫「若飯」爆紅,主打3分鐘就能解決一餐,而且一餐只需花人民幣10元(約新台幣40元)就搞定,這個產品意外在抖音爆紅,引發「人用飼料」的討論,許多網友悲哀表示,「打工仔忙到已經不能好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端「冒煙」網友笑稱變「加濕器」 真相曝光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部近日被指「冒蒸汽」、「冒煙」,相關畫面在社交平台上廣泛流傳,甚至有人戲稱「開瓶器」變成了「加濕器」,網友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內媒報道指出,建築頂部冒出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後凝結形成的小液滴,其本質與自然中的雲、霧一致。

女子雲南旅遊客房內被毒蛇咬傷 兩年過去仍頭暈眼花考慮起訴酒店

來自遼寧鞍山的35歲郭女士(化姓)2023年2月在雲南普洱旅遊期間,入住位於森林公園景區內的「小熊貓莊園」酒店,卻在客房內被毒蛇咬傷,連夜送往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七醫院(以下簡稱「927醫院」)搶救,住院治療41天。

我就怕被罵?12歲誤吞牙刷不敢說卡腸內52年 陸男:我以為可消化

許多人小時候曾有過吞食異物的經驗,若不及時解決,恐對身體造成危害。中國大陸一名64歲男子日前因胸口不適就醫,沒想到檢查後發現他的腸道內卡著一支牙刷,男子這才坦承12歲那年誤吞牙刷後,因怕被家人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