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東緊張情勢有望降溫 台指期夜盤反轉上漲逾百點

家長開戰鬧劇被迫取消…逢甲畢典今補辦 性平案女學生出席了

9點才上班…公司要求員工早起開會「讀名著」 不給加班費惹議

近日,大陸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找工作遇到了最瘋的公司」,網友應聘的公司要求所有員工早上7時至8時在家開視訊會議讀名著,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圖/AI生成
近日,大陸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找工作遇到了最瘋的公司」,網友應聘的公司要求所有員工早上7時至8時在家開視訊會議讀名著,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圖/AI生成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找工作遇到了最瘋的公司」,網友應聘的公司要求所有員工早上7時至8時在家開視訊會議讀名著,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快科技報導,有媒體以應聘者身分聯繫公司,其人力總監提出了相同要求。談及是否有加班費,該人力總監稱,「不算加班,也沒有加班費。」

根據網友發文的截圖顯示,公司告知規定,上班時間為早上9時到下午5時半,午休為中午11時半到1時半。還沒到公司前,早上7時至8時要開視訊會議,公司所有員工都得讀名作。

據報導,該公司法人解釋設置讀書文化的原因,「主要目的是想提升員工認知。」她指出,比如說「孟子」會教帝王如何管理國家,如果能學習一些管理國家的知識,那想管理好公司、團隊自然也是不成問題。

至於為何要將閱讀時間設置在每天早上的7時至8時,上述法人解釋,「老闆非常在乎年輕人的身體狀況,如果因為太忙沒辦法共同閱讀,可以在其他時間補錄,但還是希望盡量和大家一起閱讀。」

據報導,公司要求每天早上7時讀名著,本身並不直接涉及合法性問題,關鍵在於每天這一小時是否違反了勞動法規中關於工作時間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6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如果7時半的開會時間導致員工工作時間超過這一限制,且未得到相應補償,則公司行為才可能違法。

另據紅星新聞評論,認為公司若是因為倡導讀書文化而鼓勵員工讀書,這沒有問題,但將其作為一項硬性規定,在非上班時間要求讀名著,且以開視訊會議的方式,就實在難言合理。強行占用員工上班前的休息時間,何止是搞形式主義,純粹是強人所難。

讓員工每天執行早讀,或已構成非自願的「隱形工作時間」,涉嫌變相侵占勞動者休息時間。而該公司認為「不算加班」,沒有加班費,也已涉嫌違反勞動法。

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提出的招聘要求。圖/取材自九派新聞
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提出的招聘要求。圖/取材自九派新聞

老闆 加班費

相關新聞

《上海迷宮》:中國大饑荒時期的「上海孤兒」悲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959年開始的三年大飢荒及其後一段時期,大量棄嬰被拋擲在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一帶各大城市、之後因棄嬰數量過於龐大、加上糧食供應日漸短少,大城市福利機構無力負擔,這些棄嬰又由中國政府出手,將其轉移至內蒙古和華北地區安置。這些棄嬰,就被稱為「上海孤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兩會期間曾提到「三千孤兒入內蒙」。

帶情趣用品出遊盼重燃愛火!人妻過安檢被檢查超社死 尪1句霸氣化解尷尬

過安檢社死現場!有人妻於網上發文分享外遊過安檢的尷尬事件,她早前將1盒情趣用品放進手提行李,過安檢時X光機突然發出聲響,安檢人員要求打開行李檢查…

3分鐘搞定一餐?陸上班族瘋吃「人用飼料」 網嘆:有夠悲哀

近日,中國市場一款名叫「若飯」爆紅,主打3分鐘就能解決一餐,而且一餐只需花人民幣10元(約新台幣40元)就搞定,這個產品意外在抖音爆紅,引發「人用飼料」的討論,許多網友悲哀表示,「打工仔忙到已經不能好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端「冒煙」網友笑稱變「加濕器」 真相曝光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部近日被指「冒蒸汽」、「冒煙」,相關畫面在社交平台上廣泛流傳,甚至有人戲稱「開瓶器」變成了「加濕器」,網友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內媒報道指出,建築頂部冒出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後凝結形成的小液滴,其本質與自然中的雲、霧一致。

女子雲南旅遊客房內被毒蛇咬傷 兩年過去仍頭暈眼花考慮起訴酒店

來自遼寧鞍山的35歲郭女士(化姓)2023年2月在雲南普洱旅遊期間,入住位於森林公園景區內的「小熊貓莊園」酒店,卻在客房內被毒蛇咬傷,連夜送往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七醫院(以下簡稱「927醫院」)搶救,住院治療41天。

27歲女三亞旅遊遭毒蛇咬傷翌日不治 家屬質疑醫院搶救措施不當

綜合大陸媒體報道,6月1日,一名女子在三亞旅遊時遭疑似毒蛇咬傷,送院後不治。家屬質疑醫院處置不當釀悲劇,目前三亞市衛健局正在調查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