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調/起風了?近6成民眾反罷免 「增70萬人」占上風

MLB/真的來了!大谷明天擔任「開門」投手 力戰強敵教士

抗戰勝利80年/美軍空襲日本迫降 我軍民搶救65飛行員

9點才上班…公司要求員工早起開會「讀名著」 不給加班費惹議

近日,大陸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找工作遇到了最瘋的公司」,網友應聘的公司要求所有員工早上7時至8時在家開視訊會議讀名著,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圖/AI生成
近日,大陸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找工作遇到了最瘋的公司」,網友應聘的公司要求所有員工早上7時至8時在家開視訊會議讀名著,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圖/AI生成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發文稱「找工作遇到了最瘋的公司」,網友應聘的公司要求所有員工早上7時至8時在家開視訊會議讀名著,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快科技報導,有媒體以應聘者身分聯繫公司,其人力總監提出了相同要求。談及是否有加班費,該人力總監稱,「不算加班,也沒有加班費。」

根據網友發文的截圖顯示,公司告知規定,上班時間為早上9時到下午5時半,午休為中午11時半到1時半。還沒到公司前,早上7時至8時要開視訊會議,公司所有員工都得讀名作。

據報導,該公司法人解釋設置讀書文化的原因,「主要目的是想提升員工認知。」她指出,比如說「孟子」會教帝王如何管理國家,如果能學習一些管理國家的知識,那想管理好公司、團隊自然也是不成問題。

至於為何要將閱讀時間設置在每天早上的7時至8時,上述法人解釋,「老闆非常在乎年輕人的身體狀況,如果因為太忙沒辦法共同閱讀,可以在其他時間補錄,但還是希望盡量和大家一起閱讀。」

據報導,公司要求每天早上7時讀名著,本身並不直接涉及合法性問題,關鍵在於每天這一小時是否違反了勞動法規中關於工作時間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6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如果7時半的開會時間導致員工工作時間超過這一限制,且未得到相應補償,則公司行為才可能違法。

另據紅星新聞評論,認為公司若是因為倡導讀書文化而鼓勵員工讀書,這沒有問題,但將其作為一項硬性規定,在非上班時間要求讀名著,且以開視訊會議的方式,就實在難言合理。強行占用員工上班前的休息時間,何止是搞形式主義,純粹是強人所難。

讓員工每天執行早讀,或已構成非自願的「隱形工作時間」,涉嫌變相侵占勞動者休息時間。而該公司認為「不算加班」,沒有加班費,也已涉嫌違反勞動法。

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提出的招聘要求。圖/取材自九派新聞
該公司人力資源總監提出的招聘要求。圖/取材自九派新聞

老闆 加班費

相關新聞

《上海迷宮》:中國大饑荒時期的「上海孤兒」悲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959年開始的三年大飢荒及其後一段時期,大量棄嬰被拋擲在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一帶各大城市、之後因棄嬰數量過於龐大、加上糧食供應日漸短少,大城市福利機構無力負擔,這些棄嬰又由中國政府出手,將其轉移至內蒙古和華北地區安置。這些棄嬰,就被稱為「上海孤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兩會期間曾提到「三千孤兒入內蒙」。

帶情趣用品出遊盼重燃愛火!人妻過安檢被檢查超社死 尪1句霸氣化解尷尬

過安檢社死現場!有人妻於網上發文分享外遊過安檢的尷尬事件,她早前將1盒情趣用品放進手提行李,過安檢時X光機突然發出聲響,安檢人員要求打開行李檢查…

女子雲南旅遊客房內被毒蛇咬傷 兩年過去仍頭暈眼花考慮起訴酒店

來自遼寧鞍山的35歲郭女士(化姓)2023年2月在雲南普洱旅遊期間,入住位於森林公園景區內的「小熊貓莊園」酒店,卻在客房內被毒蛇咬傷,連夜送往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七醫院(以下簡稱「927醫院」)搶救,住院治療41天。

27歲女三亞旅遊遭毒蛇咬傷翌日不治 家屬質疑醫院搶救措施不當

綜合大陸媒體報道,6月1日,一名女子在三亞旅遊時遭疑似毒蛇咬傷,送院後不治。家屬質疑醫院處置不當釀悲劇,目前三亞市衛健局正在調查中。

河南女精神病發持械當街打砸多架車輛 被頂在擋風玻璃上前行

周二(3日)上午,一段關於河南一名女子在車輛引擎蓋上持械打砸擋風玻璃的影片引發廣泛關注。畫面中女子隨機擊打車輛,造成多架車損毀。事主當場被控制,警方介入調查。官方最新通報指出,女子是精神病發作。

香港灣仔豪裝2千萬餐廳 蟑螂老鼠橫行傳惡臭無法開業

灣仔捷利中心有餐廳耗資2千萬元裝修,原定去年9月開業,因飽受老鼠、蟑螂及惡臭等問題困擾,加上試業期間曾有客人目擊蟑螂從高處跌落,完成裝修至今9個月仍未能開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