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人夫找乾妹赴摩鐵、正宮氣炸求償 法官認只待30分竟判敗訴

談照護林芳郁失智歷程很揪心 林靜芸:他很努力想回到這個星球

林芳郁罹患失智症 中研院士陳培哲敬佩「挺直醫學脊梁」

引發軒然大波的女星天價耳環 義烏9.49元買得到

義烏商人腦筋動得快,已經推出黃楊鈿甜仿款耳環。(取材自金羊網)
義烏商人腦筋動得快,已經推出黃楊鈿甜仿款耳環。(取材自金羊網)

17歲女演員黃楊鈿甜被網民發現疑戴價值23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32萬美元)的祖母綠耳環事件掀起軒然大波,當輿論仍在熱議其「家庭財富來源是否透明」等話題時,千里之外的浙江義烏工廠已經用連夜量產閃著相似光澤的合金耳環,並連夜推上了電商貨架。在「世界超市」義烏,要買到黃楊鈿甜的「同款耳環」,最低只要9.49元就能到手。

綜合金羊網、香港01報導,5月中旬,黃楊鈿甜戴著疑似高定珠寶參加成人禮的照片引發輿論撻伐,鏡頭裡那對泛著幽綠光澤的祖母綠耳環,被眼尖網友扒出疑是價值230萬元的奢侈品牌GRAFF經典系列。

當公眾還在熱議「少女是否該佩戴天價飾品」、「家庭財富來源是否透明」時,義烏工廠已「打鐵趁熱」,趕上話題熱度,連夜火速量產同款耳環,並在電商平台上架,展現「世界超市」義烏速度。

電商平台數據顯示,該款仿款耳環價格大都在48至110元包郵且熱銷,較貴的均有標明材質是合金、鍍銀或鍍金材質,其中有多家店鋪日銷破萬單,除了同款祖母綠,還有寶藍、香檳金等7種顏色。

有自稱購買者在評論區留言:自己戴著38元買的「同款耳環」去參加閨密聚會,「她們都說像真的一樣」。

不過,由於熱銷且競爭激烈,部分店鋪同款耳環價格已下殺到個位數,搜尋電商平台,有幾家店鋪的同款仿祖母綠耳環,未標明製作使用材質,價格只要9.49元,亦即不到10元就能買到一副黃楊鈿甜的「同款耳環」。

相關話題昨衝上微博熱搜,網民們紛紛留言:「昨天剛出天價耳環的事,今天就跟上熱點出了最新的仿款」,「萬萬沒想到,比雅安官方還快行動的,竟然是大義烏」,「真的笑死我了,不愧是義烏,商業嗅覺太靈敏了」,「我花48塊買了一款橙色耳環,光看外觀,跟黃小姐耳朵上戴的還真一模一樣」,「不知道黃小姐戴的到底是真寶石還是假寶石呀」。

黃楊鈿甜的仿款耳環依做工、材質不同,價格也有落差。(取材自金羊網)
黃楊鈿甜的仿款耳環依做工、材質不同,價格也有落差。(取材自金羊網)

珠寶

相關新聞

《上海迷宮》:中國大饑荒時期的「上海孤兒」悲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959年開始的三年大飢荒及其後一段時期,大量棄嬰被拋擲在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一帶各大城市、之後因棄嬰數量過於龐大、加上糧食供應日漸短少,大城市福利機構無力負擔,這些棄嬰又由中國政府出手,將其轉移至內蒙古和華北地區安置。這些棄嬰,就被稱為「上海孤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兩會期間曾提到「三千孤兒入內蒙」。

帶情趣用品出遊盼重燃愛火!人妻過安檢被檢查超社死 尪1句霸氣化解尷尬

過安檢社死現場!有人妻於網上發文分享外遊過安檢的尷尬事件,她早前將1盒情趣用品放進手提行李,過安檢時X光機突然發出聲響,安檢人員要求打開行李檢查…

3分鐘搞定一餐?陸上班族瘋吃「人用飼料」 網嘆:有夠悲哀

近日,中國市場一款名叫「若飯」爆紅,主打3分鐘就能解決一餐,而且一餐只需花人民幣10元(約新台幣40元)就搞定,這個產品意外在抖音爆紅,引發「人用飼料」的討論,許多網友悲哀表示,「打工仔忙到已經不能好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端「冒煙」網友笑稱變「加濕器」 真相曝光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頂部近日被指「冒蒸汽」、「冒煙」,相關畫面在社交平台上廣泛流傳,甚至有人戲稱「開瓶器」變成了「加濕器」,網友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內媒報道指出,建築頂部冒出的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後凝結形成的小液滴,其本質與自然中的雲、霧一致。

女子雲南旅遊客房內被毒蛇咬傷 兩年過去仍頭暈眼花考慮起訴酒店

來自遼寧鞍山的35歲郭女士(化姓)2023年2月在雲南普洱旅遊期間,入住位於森林公園景區內的「小熊貓莊園」酒店,卻在客房內被毒蛇咬傷,連夜送往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七醫院(以下簡稱「927醫院」)搶救,住院治療41天。

27歲女三亞旅遊遭毒蛇咬傷翌日不治 家屬質疑醫院搶救措施不當

綜合大陸媒體報道,6月1日,一名女子在三亞旅遊時遭疑似毒蛇咬傷,送院後不治。家屬質疑醫院處置不當釀悲劇,目前三亞市衛健局正在調查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