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哈根達斯「10元多一球」迎國際冰淇淋節!萊爾富、大潤發和全聯也有優惠

地牛翻身!13時38分東南部海域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2級

醫療體系人力荒!過來人揭原因點名「4科系以外都低薪」 同行淚讚

疑高空工作未戴安全帶…3名工人建築工地外吊起示眾 律師稱涉嫌違法

3名工人疑因高空工作時未配戴安全帶,被吊掛在安全帶使用體驗區「示眾」。(華商報大風新聞)
3名工人疑因高空工作時未配戴安全帶,被吊掛在安全帶使用體驗區「示眾」。(華商報大風新聞)

近日,大陸四川宜賓市一處建築工地門口,3名工人疑因高空工作時未配戴安全帶,被吊掛在安全帶使用體驗區「示眾」。有網友認為,此懲罰方式具有侮辱性質,涉嫌違法。

影片顯示,四川宜賓市一處建築工地,3名工人被安全帶吊掛在安全帶使用體驗區,安全繩還在輕微晃動,3名工人則無奈低頭,懷疑因高空工作時未配戴安全帶被懲罰。

有網友表示,此做法是為了警示教育,提升工人安全意識,比口頭的安全教育更有效果,「這個警示終身難忘」、「在工地不開玩笑,不拿生命開玩笑」、「安全無小事」、「這玩意看著醜但總比工人沒記性不打安全帶出事故好,這種比培訓更有意義」。但有不少人認為,此一行為雖是為了工人的安全著想,但具有侮辱性質,涉嫌違法。

《華商報大風新聞》報導,宜賓市三江新區住建部門工作人員核實,網傳影片顯示的為該轄區內平燁建設公司的項目工地,事發時間為3月9日,該公司有3名工人違規作業,項目相關負責人將其帶至安全帶使用體驗區進行警示教育,這一行為主要是為了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識,督促其採取更安全的作業方式。

工作人員表示,後續住建部門將與設施項目方溝通,規範其教育方式,更加顧及工人的感受。

有內地律師稱,將工人吊起示眾的行為帶有明顯的羞辱性質,無疑是對員工的人格侮辱,是對員工的變相體罰,實質上是一種違法行為,屬於對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的侵犯。

工人作為提供勞動或勞務的主體,企業有責任對工人進行安全培訓並採取必要措施保障作業安全,並提供工作所需的必備條件,不得以侮辱、體罰、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強迫勞動或實施其他侵害工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根據《勞動法》第九十六條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或者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勞動者的,都屬於違法行為。

若用人單位體罰員工,將承擔嚴重的法律後果。公安機關可對責任人員處以15日以下拘留、罰款或者警告。如果構成犯罪,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次,用人單位還可能面臨行政處罰,並需要承擔由此給勞動者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

延伸閱讀:

35歲大陸潮州女來港做建築工人…月入40萬全年無休 希望為小孩創造更好條件

安全帽對碰「工人版」不敵「領導版」 拍片者找不到工作憂被報復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相關新聞

山東人販入室搶嬰...揭18年前細節 爺為奪回孫遭踩出眼珠

18年前,山東泰安一名八個月大嬰兒姜甲儒,被四名人販子入室搶走,法院近日一審開庭揭露細節,四人販搶嬰時,毆打嬰兒爺奶,爺...

只識200字逆襲成億萬富豪 山東「土豆大王」梁希森去世

「希森薯業」微信公眾號1日發布訃告,山東希森集團董事長、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董事長梁希森因病醫治無效,於4月1日0時1...

只為打賞直播主?26歲女連賣兩個親生子賺33萬 最終下場曝光

一名26歲大陸女子為了打賞直播主,接連賣掉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價格分別為4.5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8.1萬元)及3.8萬元(約台幣15.3萬元)。

「香港人素質真高」他遊港見1幕被震撼 陸網點頭:比一河之隔的深圳好

香港最美的「風景」是人。有港漂於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發相發文,指在香港目擊1幕感到震撼,大讚香港人質素高,「香港真的素質…

《上海迷宮》:中國大饑荒時期的「上海孤兒」悲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959年開始的三年大飢荒及其後一段時期,大量棄嬰被拋擲在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一帶各大城市、之後因棄嬰數量過於龐大、加上糧食供應日漸短少,大城市福利機構無力負擔,這些棄嬰又由中國政府出手,將其轉移至內蒙古和華北地區安置。這些棄嬰,就被稱為「上海孤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兩會期間曾提到「三千孤兒入內蒙」。

他愛打麻將替兒子取名「東風」!戶政人員打錯1字…媽媽反而更開心:不改了

不少父母會為改孩子名字而費盡心思。大陸有父親因愛打麻將,待兒子出生後,竟為他改了一個相當獨特的名字,取名叫「東風」,十分切合父親的喜好。可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