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Coldplay酷玩演唱會成「抓姦現場」 !已婚CEO偷情高階主管 男方道歉聲明網瘋傳

「剴剴條款」三讀通過!虐殺7歲以下童最重死刑 45綠委反對

慶春節!香港除夕起連4天都有重點活動 初三不拜年改瘋賽馬

黃大仙祠1月28日除夕晚9時起,開放善信入祠等候,於子時(晚上11時或午夜12時)上「頭炷香」。 香港中通社
黃大仙祠1月28日除夕晚9時起,開放善信入祠等候,於子時(晚上11時或午夜12時)上「頭炷香」。 香港中通社

每年農曆年春節香港除夕到年初三,每天都有大型慶節活動。

首場慶節活動是除夕上頭炷香,地方是黃大仙祠。搶頭炷香是香港民間迎接新春的傳統活動,民眾相信,如果成功上頭炷香,能保佑新一年平安順遂,同時表達虔誠之意。

黃大仙祠管理機構嗇色園一如既往,早前已經公布,今年除夕晚上9時讓善信入祠,等候子夜上頭炷香,並通宵開放至年初一晚上9時。

嗇色園預計,今年上頭炷香有3至4萬人,由於人數眾多,市民會以流水方式上香,不能停留,警方每年也會派遣大批警員在場維持秩序。

踏入年初一,香港有國際花車巡遊匯演。花車巡遊為香港旅遊發展局於1996年起舉辦的賀歲節目,於年初一晚上在尖沙咀文化中心一帶舉行,每年都吸引數十萬市民及外地遊客觀賞。

據公布,參加今年花車巡遊的有中國陝西表演藝術團、甘肅省歌舞劇院、泰國男團LYKN、法國現代芭蕾團體、南韓傳統舞藝團、印尼勇士舞團隊、菲律賓文化舞蹈團、西班牙狂舞派對、阿根廷馬力沸擊樂舞蹈團(MALEVO)、紐西蘭森巴狂熱舞蹈團及德國奇幻高蹺表演者等,他們將會在花車或馬路上各自演出其獨有藝術。

到了年初二,不少港人都會到新界沙田車公廟轉風車,求轉運。

網上資料顯示,車公是南宋末年平賊有功的大元帥;相傳沙田一帶歷史上曾有瘟疫為禍,村民研究典籍後發現車大元帥有平息疫症的異能,因此僱人製作其塑像並興建廟宇,以平息瘟疫。

車公廟內有一個車葉形狀的銅製風車,善信相信順時針轉動風車可帶來好運,而年初二適逢是車公誕,因此每年這一天善信都會前往轉風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傳統上,年初三被稱作「赤口日」,這天易與人起爭執,因此忌拜年,免傷和氣。這一天港人不拜年,卻找到一個好去處─馬場。

不知從何時開始,年初三成為農曆新年賽馬日,是城中年內最受歡迎的賽馬活動之一,每年吸引大批馬迷及民眾親臨現場觀賽,氣氛熾熱。除了賽事,馬會當天也會舉辦春節活動,讓進場市民同賀新年。

到了年初四,春節假期結束,港人生活基本上恢復正常。

香港 除夕 春節 初三禁忌

延伸閱讀

香港女子欠債被囚近1個月身亡 全身瘀傷 7人被捕

中首個非遺版春節 出行需求熱、消費商機爆發

蛇年將至!想趕走舊年厄運避免霉運上身 這些「除夕禁忌」不可不知

除夕別太早睡、入夜前要洗好澡!2025除夕5習俗10禁忌 2開運法幫你換氣轉運

相關新聞

山東人販入室搶嬰...揭18年前細節 爺為奪回孫遭踩出眼珠

18年前,山東泰安一名八個月大嬰兒姜甲儒,被四名人販子入室搶走,法院近日一審開庭揭露細節,四人販搶嬰時,毆打嬰兒爺奶,爺...

只識200字逆襲成億萬富豪 山東「土豆大王」梁希森去世

「希森薯業」微信公眾號1日發布訃告,山東希森集團董事長、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董事長梁希森因病醫治無效,於4月1日0時1...

陸男花近200萬買中藥治癌 吃了5個月後「半張臉沒了」

河南一名男子口腔長瘤,因聽信西安朋友張某可用中醫根治癌症,前後花了43.5萬(人民幣,下同,約196萬元新台幣)買藥,甚至還把自...

只為打賞直播主?26歲女連賣兩個親生子賺33萬 最終下場曝光

一名26歲大陸女子為了打賞直播主,接連賣掉了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價格分別為4.5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8.1萬元)及3.8萬元(約台幣15.3萬元)。

「香港人素質真高」他遊港見1幕被震撼 陸網點頭:比一河之隔的深圳好

香港最美的「風景」是人。有港漂於大陸社交平台小紅書發相發文,指在香港目擊1幕感到震撼,大讚香港人質素高,「香港真的素質…

《上海迷宮》:中國大饑荒時期的「上海孤兒」悲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959年開始的三年大飢荒及其後一段時期,大量棄嬰被拋擲在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一帶各大城市、之後因棄嬰數量過於龐大、加上糧食供應日漸短少,大城市福利機構無力負擔,這些棄嬰又由中國政府出手,將其轉移至內蒙古和華北地區安置。這些棄嬰,就被稱為「上海孤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兩會期間曾提到「三千孤兒入內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