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寶傑因輸李正皓辭「關鍵時刻」?11年戰友曝內幕:確實該休息

高雄兄弟鳳山水庫釣魚 今凌晨駕車返家衝下山坡...哥哥不治

搭巴士想撕博愛座貼紙 男童被阻止12字童言回應…港網激讚:小朋友神邏輯

香港有小朋友想撕走貼在座位旁的「博愛座貼紙」,解釋「撕了這張貼紙人們都可以照坐」。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香港有小朋友想撕走貼在座位旁的「博愛座貼紙」,解釋「撕了這張貼紙人們都可以照坐」。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博愛座」、「優先座」問題常惹爭議,但可以這樣解決?有港男於網上發文,指搭乘巴士時,看到有小朋友想撕走貼在座位旁的「優先座貼紙」,家長即時阻止,惟小朋友童言回應1句,令他驚嘆「小朋友的神邏輯」。

帖文引來網友熱議,不少人大讚小朋友「做得對」,「沒辦法反駁,小朋友早就看破世事」、「因為小朋友,看到未來的希望!」、「小朋友年紀小小已擁有大智慧」。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可能觸犯「刑事毀壞」,提醒不要胡亂撕走貼紙。

男童欲撕走優先座貼紙 1句童言獲激讚

該港男11月23日(星期六)早上於社交平台threads以「小朋友的神邏輯」為題發布相片,指搭乘巴士時,有小朋友想撕走貼在座位旁的「優先座貼紙」,家長見狀「按著他」,小朋友則向家長解釋,「撕了這張貼紙人們都可以照坐」。

從相片見到,男童與女家長坐在近下車門的關愛座位置,男童正望着「優先座貼紙」,家長伸出左手按住貼紙。

網友:小朋友一早看破世事

網友看過帖文議論紛紛,大讚男童有智慧,「佢啱喎」、「沒辦法反駁,小朋友早就看破世事」、「因為小朋友未來見到希望!」、「小朋友年紀小小已擁有大智慧」、「Smart」、「其實可以不用設關愛座,讓座是出於真心,除非你不讓會被人控告,那就有必要有此座位,否則沒有意思。讓座不是必然,人家無責任必讓」。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可能觸犯「刑事毀壞」,提醒不要胡亂撕走貼紙,「刑事毀壞,不要認為小朋友就可以做犯法的事」、「道理很對,但記得那張貼紙不是屬於你,撕了媽媽要結帳的」、「不要美化小朋友頑皮」、「其實貼了也可以照坐」。

延伸閱讀:

車資肉償?女乘客誘去酒店「給你好處」 運將1句獲讚:正人君子

年輕人港鐵搭電梯 港媽斥爭位公審:我推嬰兒車、再1句更狂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博愛座 巴士 讓座

相關新聞

搶換新鈔!銀行「仙氣女行員」瘋傳 神舉動震撼網友:戀愛了

香港3間發鈔銀行滙豐、中銀及渣打銀行即日起至1月28日提供新鈔及迎新鈔兌換服務,其中滙豐銀行旺角彌敦道分行1名女職員...

事隔31年出土!爬山尋獲「1993年未開封可樂」收藏家狂喜 網急問:還有氣嗎?

許多酒類是愈陳舊愈值錢,但放了30多年的可樂呢?有網友在社群網站刊登相片,分享在港島東區山上「撿到好東西」,原po稱自己有收集懷舊飲品包裝的嗜好,早前特意走上山尋寶,結果發現2支在1993年8月過期的500毫升寶特瓶裝可樂,即事隔最少31年後被尋獲,雖然包裝紙稍有殘缺,但瓶身完整未開封,讓原po感到十分驚喜,立即拍照分享這份喜悅。

糧價不穩,盛世不保:明帝國「價崩」前夕的萬曆年間

一五七二年,八歲登基的明神宗萬曆皇帝還是個活蹦亂跳的小孩子;等到一六二○年,晚年疏離淒苦的萬曆以五十七歲之齡過世。萬曆從小統治大明到老,在寶座上坐了將近半世紀。「萬曆皇帝」絕非鐵板一塊,而「萬曆年間」也不是個靜止不動的年代。萬曆年間發生許多事,因此人們對這段時期的反應都不相同,當年如此,至今猶然。

女嬰39度高燒!父叫外送「退熱貼」聽訓1小時 網傻眼嗆爆家長

嬰幼兒身體脆弱,小小的感冒發燒若照顧不慎,很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病症。中國大陸一對夫妻出遊時,發現1歲多的女嬰發高燒,趕緊下單退熱貼請外送送來,結果取貨時被警衛攔住,雙方交涉一個多小時後警衛才把退熱貼給男子。

被漢人誤讀的清朝皇帝:《最後的皇族》滿洲視角下的愛新覺羅王朝

傳統歷史教育中的中國史,都是採用以「漢族」為主體,將中國歷史視為朝代興衰更迭的過程。事實上,「清」並不是漢人的王朝,滿洲人的統治在許多政策上都與中國王朝完全相異,這些「滿洲的統治特色」才是大清帝國之所以成就的關鍵。

英俊新郎娶樣貌獨特老婆 婚禮全程黑臉零交流 相片再瘋傳惹哄動

和不喜歡的人一起,的確寧願單身。網傳內地一對新人結婚,當中相貌堂堂的英俊新郎明顯一臉不悅,而且和「容貌獨特」的新娘零交流,在場賓客估計新郎不情願娶新娘,有親戚更說「總比單身強,湊過日子嗆」,意指好過單身,夫妻日後一起努力,生活會愈來愈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