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村莊每周放飛30萬隻蚊 「以蚊治蚊」有效防控登革熱

廣州市峽石村每周要放出逾30萬隻蚊,以防控登革熱的傳播。(廣州日報)
廣州市峽石村每周要放出逾30萬隻蚊,以防控登革熱的傳播。(廣州日報)

廣州市峽石村每周要放出逾30萬隻蚊,以防控登革熱的傳播,而這種「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技術已持續了7年之久,至今全村未錄得1宗登革熱個案。

據《廣州日報》報導,廣州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通報指,10月14日至10月20日期間,廣州市報告新增497宗登革熱個案,較再上一周增加了60宗。截至周一(10月21日),廣州市有157個街鎮的相關區域正在開展登革熱疫情處置,存在傳播風險。

登革熱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避免蚊蟲叮咬是預防登革熱的關鍵。清除蚊蟲滋生地、使用殺蟲劑等是目前防控登革熱傳播的常見方法。然而,在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峽石村,專業團隊卻通過每周放出逾30萬隻蚊來防控登革熱的傳播。

與普通蚊不同的是,被放出的蚊是感染了沃爾巴克氏體的雄性白紋伊蚊,常被稱為「益蚊」、「絕育雄蚊」。據介紹,俗稱「花斑蚊」的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的元兇,而當被放出的雄蚊與野外的雌蚊進行交配後,雌蚊所產的卵將無法成功孵化,進而無法發育為成蚊,由於雄蚊不叮人、不吸血,因此可以通過長期投放益蚊,來大大降低白紋伊蚊種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熱的傳播。

峽石村是目前廣州唯一一個持續開展「以蚊治蚊」生物技術防控登革熱的村,該項目早在2018年就已開展。根據長期監測顯示,村內白紋伊蚊的控制率常態化超過90%。有報導顯示,2018年10月,峽石村「以蚊治蚊」項目還吸引了美國、印度、泰國等多國專家學者組團前來調研。

延伸閱讀:

登革熱/廣州一周內出現437宗個案 首次報告重症病例

登革熱北上注意/佛山、廣州、中山、深圳出現大量個案 港衞生署籲預防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相關新聞

事隔31年出土!爬山尋獲「1993年未開封可樂」收藏家狂喜 網急問:還有氣嗎?

許多酒類是愈陳舊愈值錢,但放了30多年的可樂呢?有網友在社群網站刊登相片,分享在港島東區山上「撿到好東西」,原po稱自己有收集懷舊飲品包裝的嗜好,早前特意走上山尋寶,結果發現2支在1993年8月過期的500毫升寶特瓶裝可樂,即事隔最少31年後被尋獲,雖然包裝紙稍有殘缺,但瓶身完整未開封,讓原po感到十分驚喜,立即拍照分享這份喜悅。

下場慘了!女友路邊怨沒收到包包 他竟轉身買「這」笑翻一票人

此「包包」非彼「包包」!最近1名女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街上遇到的趣事,表示早前逛街時剛好身邊有1對情侶經過,無意中聽到其...

女嬰39度高燒!父叫外送「退熱貼」聽訓1小時 網傻眼嗆爆家長

嬰幼兒身體脆弱,小小的感冒發燒若照顧不慎,很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病症。中國大陸一對夫妻出遊時,發現1歲多的女嬰發高燒,趕緊下單退熱貼請外送送來,結果取貨時被警衛攔住,雙方交涉一個多小時後警衛才把退熱貼給男子。

被漢人誤讀的清朝皇帝:《最後的皇族》滿洲視角下的愛新覺羅王朝

傳統歷史教育中的中國史,都是採用以「漢族」為主體,將中國歷史視為朝代興衰更迭的過程。事實上,「清」並不是漢人的王朝,滿洲人的統治在許多政策上都與中國王朝完全相異,這些「滿洲的統治特色」才是大清帝國之所以成就的關鍵。

英俊新郎娶樣貌獨特老婆 婚禮全程黑臉零交流 相片再瘋傳惹哄動

和不喜歡的人一起,的確寧願單身。網傳內地一對新人結婚,當中相貌堂堂的英俊新郎明顯一臉不悅,而且和「容貌獨特」的新娘零交流,在場賓客估計新郎不情願娶新娘,有親戚更說「總比單身強,湊過日子嗆」,意指好過單身,夫妻日後一起努力,生活會愈來愈好。

巨坑活春宮片瘋傳!男女草坑激戰洞中有洞 成打卡熱點兼樓房賣點

情到濃時想親熱也不要公然性交!大陸近日再度瘋傳1段「巨坑活春宮」影片,見到1對男女在草坪1個巨坑中激烈「愛愛」。影片在網上流傳後,現場反而成為「打卡」熱點,連當地地產經紀也用此事作招徠,宣傳時聲稱「在家看草叢中愛情故事」、「炎炎夏日,有了這套房何苦在草叢中遭那罪」,令人完全意想不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