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賴清德上任將首度赴花蓮 地方:竟是為大罷免「裂解十講」

從爆買轉變到走馬看花 高端陸客為何不再愛日本?

教保困局/幼托整合反讓階級對立 大班一師引爆人力荒

二次受騙!女子遇詐騙網搜「如何追回騙款」再墮騙局 網友:難怪

大陸女子遭假冒快遞客服人員詐騙,上網搜尋「如何追回騙款」再遇騙。示意圖/ingimage
大陸女子遭假冒快遞客服人員詐騙,上網搜尋「如何追回騙款」再遇騙。示意圖/ingimage

1次被騙是騙徒高招,二次受騙是自己愚蠢?大陸1名女子遇冒充快遞客服詐騙致損失,於網上搜尋「如何追回被騙款」,被1則提為「高科技追款」廣告吸引,廣告內容表示可以駭進騙徒的銀行帳戶以助受害人追回損失。女子信以為真,先轉帳「服務費」,之後又再轉帳「技術費」,總共給了數逾千元,最終卻被所謂「技術人員」封鎖,這才發現受騙於是報警求助。網友看到女子再度被騙,不禁嘲諷指「人才」,「這智商,被騙太正常了」、「繼續搜『如何追回網上廣告騙的費用』,然後無限循環下去」。

遇詐騙搜「如何追回騙款」再被騙

大陸微博報導,廣東佛山有女子被假冒快遞客服人員詐騙造成損失,於是便在網上搜尋「如何追回被騙款」。當時她看到1則名為「高科技追款」廣告,表示可以駭進騙徒的銀行帳戶,再幫苦主追回損失,不過則需先付費220元作服務費,她看到後沒有猶豫,馬上進行繳費。

及後1名自稱是「技術人員」和她聯繫,先是向她了解被騙過程,讓其提供轉帳記錄,以及確認被騙金額。一連串貌似專業的態度讓女子放下戒心,最後「技術人員」表示需另外再收取4100元作為「技術費」,女子不虞有詐,再次轉帳,可惜對方收款後便立刻將其封鎖,她才驚覺自己再次被騙,隨即前往公安局報警求助;目前案件正在調查中。

網友熱議:不騙你騙誰?

事件引來網友熱議,紛紛嘲笑該女子,「不騙你騙誰?」、「人才」、「這智商,被騙太正常了」、「難怪會成為騙徒獵物」、「這個女子是禍不單行啊!」、「這定位真準啊」、「騙騙相連」。也有人挖苦「這屆騙子不行,居然只騙了1,000塊,建議騙子多上網課進修一下」、「繼續搜『如何追回網上廣告騙的費用』,然後無限循環下去」。

不過也有人認為不該嘲笑受害人,指被騙後心情混亂,一心只想追回損失,故失去了判斷力才受騙,「被騙已經夠慘了,怎麼還要嘲笑她呢?」。

延伸閱讀:

申請學生津貼$2500小心!騙徒疑扮官方圖詐騙 教育局籲提高警覺

新詐騙手法?手機突收這短訊 一原因知是騙徒 其他網友也稱收過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相關新聞

山東人販入室搶嬰...揭18年前細節 爺為奪回孫遭踩出眼珠

18年前,山東泰安一名八個月大嬰兒姜甲儒,被四名人販子入室搶走,法院近日一審開庭揭露細節,四人販搶嬰時,毆打嬰兒爺奶,爺...

只識200字逆襲成億萬富豪 山東「土豆大王」梁希森去世

「希森薯業」微信公眾號1日發布訃告,山東希森集團董事長、樂陵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董事長梁希森因病醫治無效,於4月1日0時1...

陸男花近200萬買中藥治癌 吃了5個月後「半張臉沒了」

河南一名男子口腔長瘤,因聽信西安朋友張某可用中醫根治癌症,前後花了43.5萬(人民幣,下同,約196萬元新台幣)買藥,甚至還把自...

搶換新鈔!銀行「仙氣女行員」瘋傳 神舉動震撼網友:戀愛了

香港3間發鈔銀行滙豐、中銀及渣打銀行即日起至1月28日提供新鈔及迎新鈔兌換服務,其中滙豐銀行旺角彌敦道分行1名女職員...

事隔31年出土!爬山尋獲「1993年未開封可樂」收藏家狂喜 網急問:還有氣嗎?

許多酒類是愈陳舊愈值錢,但放了30多年的可樂呢?有網友在社群網站刊登相片,分享在港島東區山上「撿到好東西」,原po稱自己有收集懷舊飲品包裝的嗜好,早前特意走上山尋寶,結果發現2支在1993年8月過期的500毫升寶特瓶裝可樂,即事隔最少31年後被尋獲,雖然包裝紙稍有殘缺,但瓶身完整未開封,讓原po感到十分驚喜,立即拍照分享這份喜悅。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深圳小鮮肉娶大20歲二婚房東:純屬愛情

深圳男娶大20歲女房東稱真愛。(事主抖音) 原文網址: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深圳小鮮肉娶大20歲二婚房東:純屬愛情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6469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