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親戚送月餅打開發現是「特別版」 網友:讓你不能轉手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中秋月餅是傳統,但同一味道容易吃膩!有網友在網上發文,指日前收到親戚送的月餅,打開卻發現是「混合版」,裡面配搭了另外兩個品牌蓮蓉月餅。親戚做法沒引來負評,許多人大讚可同時試多幾款「三併是貴的」,「傳說中的百鳥歸巢」兆頭很好,更有人指現時會多買幾盒月餅再重新組合,「我也是這樣送給老人家」。不過亦有留言笑指,這樣做可以「讓你不能轉手送給別人」。

樓主在facebook群組「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上傳圖片,稱日前收到親戚送的中秋月餅,打開后發現是3款不同月餅,其中有兩個為「原裝」,另外兩個為其他品牌。

貼文吸引逾2,000人點讚,形容是「盲盒」、「三餸飯crossover月餅」、「啲叫『精選禮盒』,多少人想都想不到」,認為親戚做法有心思,「某程度上,我好開心可以吃這麼多款不同的月餅。一家人高興share 」、「 可以試幾間不同的月餅 」 、 「正吧一盒試到3個品牌 」 , 又認為好彩頭「傳說中的百鳥歸巢 」 、 「不是上年過了期的都無所謂,反而更好 」 。

樓主日前收到親戚送的月餅,裡面有不同牌子。(fb群組「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圖片)
樓主日前收到親戚送的月餅,裡面有不同牌子。(fb群組「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圖片)

部份網友指,自己會特別買幾盒拆開來並,是不錯的做法,「我也是這樣送給老人家,買幾盒迷你月餅,混合不同味送出去,讓他們可以吃不同口味」、「我是這樣送,大爺要五仁,外婆要白蓮蓉」。

有人笑言親戚做法可以「讓你不能轉手送給別人,絕」,但提醒要留意食用限期,「買款不同日子,但過期未先」,想起也曾收過類似的特色月餅,「曾經打開是鳳梨包」、「當年有個親戚送,盒是聖安娜餅就是街市雜什麼牌子」。

延伸閱讀:

歐盟預期12月下半月審批輝瑞與莫德納疫苗

巴西總統拒購中國製疫苗 另一場疫苗民族主義之爭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月餅 親戚 中秋

相關新聞

吃下肚的真是羊肉?江蘇截獲千餘隻要充當豬羊肉的貓

在中國大陸吃羊肉串,最後也許是吃下一肚子貓肉。據上海《澎湃新聞報導,在保育人士舉報下,江蘇張家港警方本月12日成功攔截一...

在台灣也是常態!陸男搭港鐵手扶梯被「1幕」震撼 網激讚:這才是真正的文明

不同地方有不同文化。有大陸男生於小紅書發文指近日來港旅遊,在港鐵站乘搭扶手電梯時看到乘客自發站於右邊,留出左方空位讓有需要人士行走…

為何出國不要說中文?他點餐慘被陸客白眼 苦主揭真相:他們不想承認

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外,若能遇到會說中文的人,難免會忍不住想用母語寒暄幾句。不過日前一名網友感嘆,剛開始在英語系國家打工時,若遇到華人都會盡量提供中文服務,沒想到卻反而被翻白眼或粗魯無禮地對待,讓他納悶,究竟該怎麼調節語言系統,用中文溝通不會更方便嗎?

侮辱先烈的禁忌料理?中國敏感詞的「蛋炒飯之亂」

「在中國,蛋炒飯也不是自由的。」中國著名的廚師網紅王剛,在11月27日突然發表道歉影片,鄭重表示「以後再也不做蛋炒飯,也不拍蛋炒飯」。原因是當日王剛在微博上發布一則蛋炒飯料理短片,卻引發中國網友群起圍剿,認為王剛是故意選在毛澤東之子毛岸英的忌日前後,「惡意做蛋炒飯侮辱先烈」。毛岸英死於1950年11月25日,流傳的死因說法裡,最有名的就是為了吃蛋炒飯而升起炊煙,沒想到因此被美軍軍機炸死。此後「蛋炒飯說」成了中共的禁忌話題,也是中國嘲諷、揶揄毛家的關鍵詞。實際上,在中國「蛋炒飯」不僅敏感,而是有可能觸犯《英烈保護法》入罪的一大問題。

悲劇!婦人不堪家暴帶智障女尋死 女兒河中溺斃 自殺未遂獲輕判

大陸發生倫常慘劇,海南省一名婦人因多次遭家暴,加上女兒有智力障礙,家庭收入又不高,生活過得很艱苦,某天因女兒急得在草地如廁,惹起她的怒火並萌生自殺念頭,但擔心遺下女兒沒人照顧,所以計劃殺死女兒再兒自殺。她把女兒掉入河中溺死後自尋短見,但自己當場獲救,被起訴故意殺人罪,法院因她自首及獲得家人原諒,減輕刑罰,最後判她入獄10年。

見財化水!他中2200萬彩票行老闆忘了出彩票 法院判只賠106萬 原因是這樣

買彩票中大獎是不少人的夢想。可是,大陸有名男子本想買彩票博取過上好生活的機會,遂通過微信購買,可是當他發現自己中了500萬人民幣(約2200萬台幣)大獎,彩票行老闆卻忘了替他出票,讓男子空歡喜一場,所以向老闆提告要求索取賠償獎金,法院早前指中大獎機率太低,不應全額賠償,加上男子有責任提示出票,故最後判老闆只須賠24萬人民幣(約106萬台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