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輕颱百合生成 吳德榮:周末熱帶系統對台威脅不可小覷

台美貿易談判增籌碼? 路透:中油擬收購美頁岩氣資產

深陷安全性爭議 陸行動電源大廠羅馬仕宣布停產

深圳國際創新谷三期7棟B座的羅馬仕深圳總部雖仍有員工在上班,但集中在16層至18層,15層則已被清空。圖為羅馬仕深圳總部被清空的15層。(圖/取自新京報《貝殼財經》)
深圳國際創新谷三期7棟B座的羅馬仕深圳總部雖仍有員工在上班,但集中在16層至18層,15層則已被清空。圖為羅馬仕深圳總部被清空的15層。(圖/取自新京報《貝殼財經》)

因存在產品安全疑慮,大陸暢銷「充電寶」(行動電源)品牌羅馬仕(ROMOSS)6日凌晨公告停工停產。大陸多所大學早前呼籲師生立即棄用「羅馬仕」的行動電源,原因是該品牌行動電源容易爆燃。台灣部分購物平台目前仍有業者持續在銷售羅馬仕的行動電源。

羅馬仕深陷泥淖與近日兩大事件有關:一、多所大陸大學緊急禁用其充電寶並警示爆炸風險,並緊急召回49萬餘台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二、大陸民航局發布新規,禁止旅客攜帶無3C標識、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上海《界面新聞》引述羅馬仕員工方面透露相關訊息,該通知指出,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公司業務的發展需要,經公司股東會研究決定,近段時間公司停工停產。停工時間為自2025年7月7日起持續六個月。除召回相關員工外,其餘員工停工停產。

停工停產首月,公司將按照約定的標準正常支付員工工資,次月起依據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勞動者生活費。

事實上,羅馬仕停工訊息早前已在網路上傳得沸沸揚揚,多名羅馬仕員工指出,7月1號開始,羅馬仕內部已經陸續通知員工全面停工停產,正式公告還沒出,員工工資只發到6月。新京報旗下《貝殼財經》實際赴羅馬仕位於深圳國際創新谷三期7棟B座的總部查看,雖仍有員工在上班,但集中在16層至18層,15層已被清空。

《紅星新聞》此前報導,3日晚間,深圳羅馬仕科技官方微博發文稱:「沒有倒閉,感謝關心。定將努力解決所有朋友、用戶及合作夥伴的一切問題。」

羅馬仕官網介紹,公司成立於2012年,專注於充電領域,布局行動電源、戶外電源、數據充電線、電源適配器等9大產品線。依託於全球化營銷網絡,其產品年出貨量達到5,000萬件以上。成立次年,其推出的Sense4移動電源在2013年「雙11」期間銷量突破30萬件,成為「全網銷冠」。

在羅馬仕電商平台旗艦店的產品頁面上,展示了23項產品安全測試,以及3個月電芯充放循環測試等檢測信息。打開台灣網路購物網頁,都還能看到海外代購這款產品。

但綜合近日各項分析可知,羅馬仕暢銷背後,乃因其持續走低價路線,價格在每個人民幣80元上下,用戶群體以大學生為主。「價格導向一直是羅馬仕的基因,相應地,對品控以及經銷商管理都沒有非常嚴格。」一名羅馬仕員工稱。

購物網 行動電源 爆炸 深圳

延伸閱讀

〈蒙娜麗莎〉為何花落羅浮宮?胡琮淨暢聊名畫背後的故事

羅馬加油站驚爆多人受傷 烈火濃煙竄天際地鐵站關閉

華航羅馬航線慶30週年 駐義代表處盼明年天天直飛

旅客注意!日本修改飛航規定 8日起「1物品」禁放頭頂置物箱

相關新聞

深陷安全性爭議 陸行動電源大廠羅馬仕宣布停產

因存在產品安全疑慮,大陸暢銷「充電寶」(行動電源)品牌羅馬仕(ROMOSS)6日凌晨公告停工停產。大陸多所大學早前呼籲師...

中歐電動車談判缺臨門一腳 關鍵在歐盟能否展現相應的「政治意願」

隨白蘭地反傾銷稅問題取得進展,中歐電動汽車關稅談判能否在中歐峰會前取得突破備受關注。對此,大陸官媒發文透露,電動汽車關稅...

大陸房市有救了!傳北京下周將召開高層會議以振興不動產市場

市場猜測北京下周將舉行高層會議以振興陷入困境的房地產業,大陸房地產類股10日應聲大漲,彭博資訊一項不動產指數創下近九個月...

陸電競市場 估明年突破3000億人民幣

「預計到2026年,中國電子競技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周邊產業規模超兆元,成為中國數位經濟發展...

消費信心難提振!陸7月零售業景氣指數跌入收縮區間

最新統計顯示,7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CRPI)為49.6,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在連續十個月擴張後跌落收縮區間。數...

中國團隊找到生物降解PU塑料新法效率提升10倍

中國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發現生物降解PU(聚氨酯)塑料的新方法,可以使降解效率提升10倍以上,該項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Ad...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