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國不能亂帶藥!藥品規定、時差服藥 6大眉角一次看懂

戰火為什麼燒不旺油價?解析美伊衝突下的全球能源新秩序

自主與家人斷聯…日青少年失蹤比例最高 徵信社曝關鍵在父母

大陸車企承諾 供應商付款帳期60天

包括比亞迪等大陸多家汽車製造商,已承諾將供應商的付款帳期統一為60天,試圖遏制因價格戰引發的惡性循環。圖為上海車展中,一輛蔚來ET9車型,引來大批民眾拍照錄影。(歐新社)
包括比亞迪等大陸多家汽車製造商,已承諾將供應商的付款帳期統一為60天,試圖遏制因價格戰引發的惡性循環。圖為上海車展中,一輛蔚來ET9車型,引來大批民眾拍照錄影。(歐新社)

為反擊大陸汽車行業「內捲」(意指無效益的競爭)亂象,包括比亞迪等大陸多家汽車製造商,已承諾將供應商的付款帳期統一為60天,試圖遏制因價格戰引發的惡性循環。

彭博報導,大陸國有車企東風汽車、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以及民營車企比亞迪、賽力斯等,在過去2天陸續發布聲明,表示將遵守60天付款期限,以促進汽車產業鏈的資金高效運轉。

10日晚間,短短1小時內,廣汽集團、一汽集團、東風汽車、賽力斯等多家主流車企接連透過公眾號發布官方聲明,內容直指行業積習已久的亂象,也就是過長的供應商帳期。它們共同承諾或重申,將供應商貨款支付周期統一至60天以內。

隨著大陸汽車市場陷入長期價格戰,多數車企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為維持競爭力,這些車企被迫大幅削減成本,收緊現金流,並延長對供應商的付款周期。

一些大型車企則在採購環節中減少現金支付,轉而大量使用承兌匯票,以賒銷方式向供應商變相融資,將資金用於海外擴張、本土研發或產能擴建。例如,比亞迪設立「迪鏈」商業匯票系統,用於向供應商支付貨款,相關票據可在未來兌現。截至2023年5月,該平台累計開出票據金額已達人民幣4,00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大陸汽車行業供應商、孔輝科技董事長郭川,於6月1日的一封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公開信,揭開了行業光鮮外表下的一道傷疤。信中他夢想著「發票後1個月內款項到帳」,這句樸素的願望,道出了無數供應商的辛酸。

在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下,整車廠將成本壓力層層傳導,延長帳期成為普遍現象,部分車企的帳期甚至長達120天乃至更久。不僅嚴重擠壓供應商利潤空間,更使現金流承壓,甚至威脅到生存與產品品質的穩定。

根據2024年財報,12家車企的應付帳款周轉天數超過90天。這種無序的競爭生態,已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關注。大陸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委接連發聲,明確表示將整治汽車行業的「內捲」亂象,推動產業高品質發展。國務院新修訂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也已正式施行。

業內人士看來,多家大型車企宣布將帳期統一至60天內,為深陷「價格戰」泥潭的汽車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意義遠超於帳期本身。

車行 現金流 夢想

延伸閱讀

機構:陸市場車載系統陸廠佔據八成 比亞迪或增長最快

大外宣再出招!大陸邀美國網紅免費遊陸10天 稱要展示「真實的中國」

遏止「內捲」亂象!比亞迪等多家大陸車企 承諾供應商付款帳期60天

中國外送、電商捲入價格內卷漩渦 遭質疑:物價越便宜人民才安定

相關新聞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中國有華為罩著」 黃仁勳促美撤除晶片銷售禁令

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2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若美國持續對中國AI晶片施加出口限制,那麼中國科技巨人華為...

大陸REITs數量亞洲第一 募資規模衝破7,400億元

大陸近年積極發展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自2021年6月21日首批公募REITs上市後,四年來總募集規模已超過...

陸PC出貨華為衝第二 擠下軟通動力 緊追聯想

市調機構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1季,大陸PC市場(不含平板)出貨量達890萬台,年增12%,其中,聯想依然穩...

陸經濟2025年增長保5機率升 官方財政支持可望挹注成長

大陸官方最新公布的5月工業、消費及投資等經濟數據喜憂參半,受假期提振,消費零售額成長創近一年半最高;工業產量增速則創六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