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競爭…「零公里二手車」亂象嚴重 陸官媒籲:重拳治理

大陸汽車市場「內捲」嚴重,這也讓「零公里二手車」的怪象引發熱議。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0日發表評論文章,呼籲重拳治理「零公里」二手車,完善制度規範,引導行業加強自律,以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秩序,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篇題為「有力有效整治『零公里二手車』」的評論文章指出,已完成車輛登記手續,名義上屬於「二手車」,實際行駛里程極低甚至為零﹔在二手車交易平台上很常見,價格普遍比新車指導價低數萬元,部分車型的上牌時間僅一個月左右。
文章提到,「零公里二手車」久已有之,為何於今為烈?有某車企負責人表示,有些車企為了衝銷量,將車輛大量售賣給第三方,上牌注冊後即可算作業績,但實際上還是新車。這種變相降價手段,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成為汽車行業「內捲」的突出表現。
文章表示,「零公里二手車」亂象叢生,負面影響不可小視。對車企而言,這種銷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去庫存,但也壓縮了利潤空間,甚至加劇了虧損,不利於提高產品質量、加大創新資源投入。這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弊大於利。
文章稱,對消費者來說,購買「零公里二手車」看似在價格上得實惠,實則面臨諸多風險。比如,可能喪失首任車主專屬權益,車輛存在電池健康度下降等隱患,轉售價格也會貶值更多。
文章續指,從行業角度看,上述銷售方式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擾亂新車銷售與二手車交易的正常秩序,造成市場數據失真。長此以往,會誤導資源配置,擠壓合規車企與經銷商的生存空間,阻礙整個汽車產業的良性運行。
文章認為,「零公里二手車」頻現,實為汽車市場價格戰的延續,反映出整個行業存在「內捲式」惡性競爭,因此呼籲要正視問題、凝聚合力、重拳治理,完善制度規範,引導行業加強自律,才能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秩序,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相信,多管齊下,多方攜手,方能去痾治亂。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二手車的註冊和入市監管,建立健全車輛全生命週期溯源系統,明確行業管理規範,嚴控上牌即轉售行為。
此外,文章還提出,要強化全行業自律,特別是新能源車企要告別「數據崇拜」,變拼銷量為拼質量、拼技術、拼創新、拼服務,專注於提升內在競爭力。消費者也培養良好消費素養和習慣,在選購車輛時,既看價格,更看產品品質和服務保障。當汽車市場競爭秩序進一步規範,「零公里二手車」就跑不遠、跑不久。多措並舉、久久為功,助力車企始終奔跑在健康、有序的發展賽道上,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