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跟進張博洋!台南市議員李宗霖宣布退黨:從台灣基進「畢業」

節目罵空軍前副司令「漢奸、台奸」 于北辰判賠6位數

誤認路人是通緝犯...三重警辣椒水噴眼、辱罵 遭判降2級改敘

陸5月對美出口額暴跌三成 專家看好企業趁關稅空窗期出貨 6月有望回溫

受美國關稅衝擊,大陸海關總署9日公布5月外貿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出口按年增4.8%,增幅為三個月最低。(路透)
受美國關稅衝擊,大陸海關總署9日公布5月外貿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出口按年增4.8%,增幅為三個月最低。(路透)

美國關稅衝擊,大陸海關總署昨(9)日公布5月外貿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出口按年增4.8%,增幅為三個月最低;儘管中美在5月中達成日內瓦協議暫緩巨額關稅90天,但大陸對美出口額仍暴跌34.5%,創下2020年2月以來近五年多最大跌幅。

5月進口按年減3.4%,亦遜於預期的減0.9%,減幅較上月擴大3.2個百分點。當月貿易順差擴大至1,032.2億美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界面新聞報導,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出口增速下滑主要是受美國政府發起全球關稅戰下,近期外需整體放緩,以及去年同期出口基數偏高影響。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告訴香港經濟日報,進口主要體現了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商品價格的衝擊。

由於關稅影響的遲滯性,以美元計,大陸5月對美出口額仍大減34.5%至288億美元,減幅比4月擴大了13.6個百分點。大陸從美國的進口也進一步下滑至年減18.1%。

不過,大陸對歐盟、東協的進出口額今年前五個月均呈現增長態勢。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指出,中美貿易戰固然導致了大陸對美出口大幅下跌,但是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強勁增長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一損失。

展望未來,王青預估,大陸今年6月出口貿易有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原因是企業會利用當前中美休戰90天的窗口期再度「搶出口」,但他警告稱,全球貿易戰正在帶動外需全面下滑,下半年大陸出口有可能持續進入負成長區間。

張智威也提到,中國大陸外貿前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尤其是此前貿易商為了規避關稅風險紛紛搶先提前發貨,其影響將在今後慢慢體現。

聯儲證券在研究報告中分析稱,目前美國對大陸關稅稅率已降至30%,大陸與其他貿易夥伴面臨同等關稅水平,這預示著短期內「轉出口」需求將顯著減弱,大陸對美出口有望逐步回暖。不過,90天休戰期後,24%對等關稅能否繼續豁免尚存變數,同時,半導體關稅方案懸而未決,手機、電腦及半導體零部件等廿多種豁免商品的後續政策走向也不明朗,中美博弈對出口的擾動仍待密切關注。

中美貿易關鍵爭端之一的大陸稀土出口方面,據海關總署數據,5月稀土出口回升至5,865噸,較4月增加23%,但仍低於去年同期的6,217噸;至於出口流向數據6月中旬才會公布。

美國

延伸閱讀

建通營收/5月2.48億元、月減8.62% 受到假期與關稅影響

券商寒冬要過了?年內大陸A股IPO募資額增近2成

陸委會:台籍教師張立齊在申領定居證時已違反兩岸條例

年賣逾30萬件竟是「三無產品」 央視揭大陸防曬衣造假

相關新聞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中國放行稀土出口 廠商獲得外銷歐美許可

美中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後,中國稀土廠商金力永磁今天表示,已陸續獲得國家主管部門頒發的出口許可證,出口區域包括美國、歐洲及...

「中國有華為罩著」 黃仁勳促美撤除晶片銷售禁令

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2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若美國持續對中國AI晶片施加出口限制,那麼中國科技巨人華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