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疲軟 陸CPI連4月通縮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五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跌百分之○點一,已連續四個月處於通縮,當月儘管有五一黃金周與端午等假期,仍未能抵銷內需疲軟的拖累。另外,五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百分之三點三,創下廿二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五月CPI較去年同期略跌,跌幅與上月相同。其中能源價格年跌百分之六點一,跌幅比上月擴大一點三個百分點,是五月CPI負成長的主要因素。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升百分之○點六,漲幅比上月擴大○點一個百分點。
路透報導,儘管大陸官方近期推出一系列消費支持措施,但由於就業不穩定和新房價格停滯,導致消費持續滯後。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認為,核心CPI的改善看起來「脆弱」,判斷持續的產能過剩將使大陸今明兩年深陷通縮。
香港經濟日報引述分析,在內需不振之際,市場競爭加劇,企業主動降價以維繫競爭力,當境內價格戰疊加國際能源價格下行帶來的境外輸入性通縮壓力,導致大陸通縮風險有增無減。FOST諮詢首席研究員馮建林研判,六月CPI跌幅大約與五月相當,七至八月受高基數影響跌幅將擴大,九月跌幅收窄,第四季有可能轉正增長;全年CPI料持續低位運行。
PPI方面,董莉娟指出,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等因素影響,五月PPI年比跌幅比上月擴大○點六個百分點。創下二○二三年八月以來最大跌幅,PPI已連續卅二個月處於通縮。
路透指出,大陸工廠活動降溫凸顯美國關稅措施對大陸製造業的影響,也抑制了服務業的成長。第一財經報導,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表示,短期內大陸國內通膨回升將面臨內外部雙重壓力,預期第二、三季CPI繼續負增長、PPI全年為負的機率偏高。伍超明認為,官方近日推出的一攬子金融政策,或預示新一輪增量政策序幕的開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