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阿家生蠔」老闆罵韓女星 稱「負面行銷促觀光」不介意負評

討好川普卻遭背叛 以伊衝突升高恐重創波斯灣國家經濟

被抓包曖昧Albee 賀瓏慘遭薩泰爾掃地出門「閃電解約」

大陸「地溝油」變身液體黃金 轉型為可持續航空燃料

中國商飛公司的一架ARJ21支線飛機和一架C919大型客機,去年6月加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中新社
中國商飛公司的一架ARJ21支線飛機和一架C919大型客機,去年6月加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中新社

過去令民眾聞風色變,造成食安隱患的「地溝油」,在大陸正在轉身成為可持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甚至還被稱為是液體黃金。全球在淨零碳排趨勢下,加注SAF的航班逐漸增加,大陸作為全球「地溝油、泔水油、廢棄油」最大出口國,也在增加SAF相關產線。

大陸在兼具原料與技術優勢下,有望主導亞太SAF供應鏈。

過往地溝油成為食安的重大敵人,近年來翻身成另一種新型能源,比如使用地溝油轉型為航空燃料、生物柴油,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大陸廢棄食用油(地溝油)出口規模
大陸廢棄食用油(地溝油)出口規模

第一財經報導,近期舉辦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年會上,國際航協理事長威利·沃爾什(Willie Walsh)預測,SAF在2025年產量預計將增長到200萬噸,但僅占航空燃料使用量的0.7%。SAF產量雖比2024年的100萬噸多了一倍,但要滿足行業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承諾,SAF產量將呈指數級增長。

SAF是指滿足可持續性標準,來源於生物質、餐飲廢油等含合成烴原料加工後,達到民用航空噴氣燃料標準的燃料。相較於傳統化石燃料,SAF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高可減少85%。

目前各國對航空業碳減排的要求差異巨大,歐洲相對更加嚴格。歐盟委員會規定,自2022年起,所有從歐洲經濟區內機場起飛的航班,均須混合加注一定比例的SAF。2025年的比率是2%,2030年提高到6%,2050年則要達到70%。2%的SAF用量,相當於近100萬噸的SAF需求,是2023年全球市場需求的兩倍,也令航空公司今年的採購量大幅提升。

據國信證券,大陸已建成35萬噸SAF產能,包括中國石化旗下的鎮海煉化於2021年建成的中國首套十萬噸/年生物航煤工業裝置,海新能科現有SAF年產能五萬噸,君恒生物在已有20萬噸/年產能基礎上,投資人民幣31.46億的60萬噸/年產能,將在2025年底建成。

2024年5月,中國商飛公司的國產飛機完成首次加注SAF的演示飛行,其使用的SAF,就是採用中石化自主研發生物航煤生產技術,原料就是俗稱的「地溝油」。

然而,SAF使用面臨成本高昂的挑戰,國際航協估計,2024年SAF的平均成本是傳統航空燃料的3.1倍,2025年,SAF的全球平均成本,預計將是噴氣燃料的4.2倍。

2024年1至7月,中國大陸已出口158萬噸廢棄食用油(地溝油),比上年同期的102萬噸更高。市場預期今(2025)年出口上看300萬噸,將以歐美市場為主,鞏固全球最大供應國地位。

食用油 航空公司 碳排放 淨零

延伸閱讀

順風車載到通緝犯!大陸司機冷靜與警對接 駕車逾200公里收網

影/國5塞車…紅斑馬開道搶黃金2小時!30歲腦死男遺愛捐器官救6命

成龍神話不再!新片滑鐵盧「2天賣26萬」13億成本堪憂

陸讓地溝油變身「液體黃金」!零碳目標使「可持續航空燃料」需求增

相關新聞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中國放行稀土出口 廠商獲得外銷歐美許可

美中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後,中國稀土廠商金力永磁今天表示,已陸續獲得國家主管部門頒發的出口許可證,出口區域包括美國、歐洲及...

「中國有華為罩著」 黃仁勳促美撤除晶片銷售禁令

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2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若美國持續對中國AI晶片施加出口限制,那麼中國科技巨人華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