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持續 陸官媒稱:上海赴美國貨櫃船「一艙難求」

儘管中美關稅戰進入90天「休戰期」,由於前景仍不明,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28日見報文章稱,美國貨運線需求的集中爆發,導致上海到美國的貨櫃船再現「一艙難求」的「爆艙盛況」情形,且訂單已排至6月。 (新華社)
儘管中美關稅戰進入90天「休戰期」,由於前景仍不明,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28日見報文章稱,美國貨運線需求的集中爆發,導致上海到美國的貨櫃船再現「一艙難求」的「爆艙盛況」情形,且訂單已排至6月。 (新華社)

儘管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稅戰進入90天「休戰期」,但雙方各種角力拉鋸未休。由於前景仍不明,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28日見報文章稱,美國貨運線需求的集中爆發,導致上海到美國的貨櫃船再現「一艙難求」的「爆艙盛況」情形,且訂單已排至6月。

上述《解放日報》文章指出,「爆艙」的直接導火線,來自美線需求的集中爆發。「5月12日中美雙方宣布互降關稅的消息,如同一劑強心針,讓一些原本觀望的企業迅速行動起來,原先暫停出運的訂單迅速激活。美國買家主動提高庫存儲備的意願強烈,不少外貿企業將下半年的新訂單抓在手中。」

針對「一艙難求」的深層原因,文章引述亞太總部位於上海的美線貨代「海連(中國)國際貨運」負責人錢龍指出,4月下旬美線貨量因關稅因素迅速下跌,船公司也相應調整運力,大量取消美線班次,把運力調往其他航線,如今貨量恢復,運力格局迅速反轉,船公司需重新增加艙位供給,但一些船隻還在返航途中,短時間內供需矛盾加大。

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總經理楊焱濱稱,5月19至25日這周,上海港美線出口裝箱量達5.9萬貨櫃,周比增長49.4%。目前,美線停航的班輪已全部恢復,上海港1周的美線班輪量回到42班的正常水準。不過,他坦言,臨時的運力調整,使得船期一度被打亂,導致部分時段碼頭作業高度集中。

貨運公司「運去哪」美加航線專家雷磊預計,6月上旬,從亞洲到美國的運力將恢復至100%,甚至可能比正常水準還要高。儘管目前6月運價上漲幅度較大,但考慮到美線運力的逐步回歸,以及加班船的投入,實際漲幅可能不會完全加足。

具體來看,大陸多個港口自5月以來一直出現一艙難求現象。據中國青年網,位於廣東深圳的鹽田港目前承擔著大陸全國對美出口貨量超過四分之一的出口貨量,港區內集卡(貨櫃車)川流不息,閘口處車輛排隊等候,6條美線船舶同時作業,滿載超2萬個標準箱駛向美國。由於不少美國客戶想抓住90天窗口期囤貨,部分美國買家甚至連價格都不問,立刻下單採購。

至於在大陸資本市場,港口海運板塊也走出了一輪行情,大陸產業龍頭中遠海控近期股價創下新高,逼近2021年的高點,A股市值近人民幣2,100億元。今年第1季淨利人民幣177億元,同步成長73%。

貨櫃 美國 上海

延伸閱讀

陸駐哥倫比亞大使:若美國阻融資 陸會提供拉美基建資金支持

美國委內瑞拉互指不安全 警告公民不要前往

美擬限縮新冠疫苗建議接種對象 衛福部6月中討論

留美路增阻礙!美凍結學生簽證面試 將全面審查社群媒體活動

相關新聞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要搶占先發優勢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包括跨境支付機構杭州乒乓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PingPong),以及移卡有限公司(簡稱...

陸工業企業利潤躍進 裝備、高技術製造業成增長引擎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7)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3%,較3月加快0.4個百分點,創年內最高增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