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軍空襲敘利亞首都至少1死18傷 魯比歐:美方關切、盼衝突停止

中企抓緊90天休戰期出貨 但航運費用飆、貨櫃也搶不到

互降關稅後,中國至美國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取材自財聯社)
互降關稅後,中國至美國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取材自財聯社)

美中關稅戰暫休兵,「搶運潮」湧現,外貿企業爭相競逐90天的緩衝期,此前積壓的訂單集中補發,航運艙位預訂量大幅回升,從中國輸美集裝箱貨櫃)運輸預訂量飆升近三倍,帶動運價周周調升,6月更看漲177%。「義烏最牛老闆娘」聶自勤表示,出口美國的生意恢復三成,已經獲得人民幣200多萬元的訂單,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訂不到貨櫃」。

央視報導,貿易追蹤機構Vizion戰略業務發展副總裁特雷西表示,截至5日的7天平均預訂量為5709個標準集裝箱,截至14日的7天平均預訂量飆升277%,為2萬1530個標準集裝箱。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指出,隨著美中正式調整加徵關稅措施,許多美國商家紛紛開始從中國工廠搶購商品。多家美國零售商和物流業高層稱,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將迎來激增。這意味著航運公司將把運力重新部署到過去一個月減少的跨太平洋航線。

隨著美中進入「補貨周期」,中國外貿出口企業也抓緊時間出貨,聶自勤表示,這幾天她就獲得了200多萬元的訂單,但最大的問題是訂不到貨櫃,「一下子航運資源緊張,航運費用也上漲了,所以我們盡量抓緊出貨,能發多少先發多少。」

美國航運數據分析公司Xeneta預估,未來幾周中國至美國西海岸的運費將上漲20%。Xeneta首席分析師桑德表示,對於托運人和承運商來說,未來90天是加緊囤貨的最好機會。儘管目前關稅水平仍然較高,但關鍵在於風險管理,這比此前145%的關稅要好得多。

壹航運創辦人鍾哲超告訴中國證券時報,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發布聯合聲明不到24小時,船運公司立刻恢復漲價,6月美西大櫃的運價已喊至6000美元,他指出,在這3個月的窗口期,美國採購商會抓住時間點快速下單,因此近期會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綜合明報、香港文匯報報導,美企趁90天的「窗口期」瘋狂囤貨,推動中國至美國貨櫃運輸預訂量飆增近三倍,市場人士透露,運價每星期都在上漲,預期6月初價格將比目前翻倍,更比中美貿易高層會談前上漲177%。

江蘇洛克蘭經貿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李煒表示,現在市場行情,不出更高一點的價格是搶不到艙位的;長期從事海運業務的深圳市中進國際貨代總經理唐毅更直言,如果是計畫外的新增業務想要搶艙位:「那就要靠運氣,也要靠一些人情了。」

「義烏最牛老闆娘」聶自勤表示,出口美國的生意恢復三成。(取材自第一財經)
「義烏最牛老闆娘」聶自勤表示,出口美國的生意恢復三成。(取材自第一財經)
數據顯示,在美中互降關稅後,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運輸預訂量飆升近三倍。圖為江蘇南京龍潭港貨櫃碼頭景象。(中新社)
數據顯示,在美中互降關稅後,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運輸預訂量飆升近三倍。圖為江蘇南京龍潭港貨櫃碼頭景象。(中新社)

集裝箱 運價 貨櫃

相關新聞

年內3度訪陸 黃仁勳重申中國的重要:擁全球半數AI人才

今年內,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已三度到大陸訪問,黃仁勳15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市場非常大,對美國公司十分重要,強...

南華早報:歐盟批中管制稀土「臭魚要我付錢」 中媒斥離譜

中國近來對具有軍民兩用屬性的部分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來歐洲高度關切。據香港南華早報27日披露,歐盟高級官員們最近...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