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仁醫走斑馬線遭公車輾斃 陳志金:這些悲劇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再發生?

地牛翻身!下午1時47分花蓮縣近海規模3.7地震 最大震度1級

被控洗錢罪判刑!「蔡依林恩師」不忍了 揭真相控檢察官強逼認罪

上海車展掀戰火!陸企「特斯拉殺手」電動車 圍剿全球龍頭

上海國際車展23日登場,路透指,包括比亞迪、小米、極氪與小鵬汽車等大陸車企,約有12款新車型,在價格、技術與配備上與特斯拉Model Y直接競爭,可能會加劇特斯拉在大陸乃至全球面臨的挑戰。圖為比亞迪在上海車展展位。(路透)
上海國際車展23日登場,路透指,包括比亞迪、小米、極氪與小鵬汽車等大陸車企,約有12款新車型,在價格、技術與配備上與特斯拉Model Y直接競爭,可能會加劇特斯拉在大陸乃至全球面臨的挑戰。圖為比亞迪在上海車展展位。(路透)

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23日登場,包括比亞迪、小米、極氪與小鵬汽車等大陸車企,其中約12款電動跨界車,在價格、技術與配備上將與特斯拉Model Y直接競爭,這可能會加劇這家美國電動車製造商在大陸乃至全球面臨的挑戰。

路透報導,特斯拉自2021年以來就沒有參加上海車展,這家美國電動車先驅發布新車型,或重新設計的車型的速度比大陸競爭對手慢得多。特斯拉在大陸市占持續下降,從2020年大陸電動車市場的15%的峰值,跌至第1季的9%,去年全球年銷量出現下滑。

據大陸乘聯會數據,特斯拉中國今年第1季批發銷量年減21%,增長勢頭遠遜於在大陸的最大競爭對手比亞迪,比亞迪增長率達到18%。

特斯拉23日發布第1季財報,淨利潤4億美元,年減71%;營收只有193億美元,年減9%。

在上海車展上首次亮相的許多Model Y競爭對手,都以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先進的電池充電、輔助駕駛和車載娛樂功能,例如小鵬汽車的G6和極氪的E6。

一些分析師原本預計,小米將發布備受期待的YU7跨界車,該車被視為對 Model Y 的最大潛在威脅,但小米在本次車展上只會展示SU7和SU7 Ultra車型。

獨立汽車分析師邢磊20年來一直關注大陸汽車工業的崛起,他將這些車型以及其它強大的大陸新型電動跨界車稱為「Model Y殺手」。他認為,對於特斯拉最暢銷的車型來說,這就像一場巨大的壓力,「不會只有一輛車能打敗 Model Y,而是會有12至13款。」

隨著大陸持續多年的消費價格戰,下一代自動駕駛功能已成為汽車銷售和利潤爭奪戰的下一個前線。然而,在3月小米SU7發生車禍後,大陸政府嚴厲打擊使用「智慧」或「自動」等術語描述技術的營銷宣傳,打亂了汽車製造商在上海推廣下一代駕駛輔助系統的計畫。

上月,一台小米SU7在駕駛試圖接管汽車輔助駕駛系統後,沒多久撞上一根水泥桿並起火,造成3人身亡。大陸政府審查嚴格,使得比亞迪和極氪等大陸汽車製造商修改行銷重點,不再凸出自駕功能,而是強調對駕駛的警示。

電動 車展 特斯拉

延伸閱讀

特斯拉Q1利潤大減70%、汽車營收降20% 馬斯克說5月起會投入更多時間

繼特斯拉後⋯豐田與上海簽約獨資蓋Lexus電動車廠

比亞迪加速佈局日本市場 2025年門市將擴增至百家

全球只有四個電動車品牌獲利!除了特斯拉還有誰?

相關新聞

年內3度訪陸 黃仁勳重申中國的重要:擁全球半數AI人才

今年內,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已三度到大陸訪問,黃仁勳15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市場非常大,對美國公司十分重要,強...

南華早報:歐盟批中管制稀土「臭魚要我付錢」 中媒斥離譜

中國近來對具有軍民兩用屬性的部分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來歐洲高度關切。據香港南華早報27日披露,歐盟高級官員們最近...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