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首季GDP年增5.4%優預期 但滬指半日跌0.9%

大陸首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 5.4%,超過預期,但與美國的貿易戰給經濟前景蒙上了陰影,並加大了北京推出進一步刺激措施的壓力。連帶滬指半日跌0.9%、深成指挫近2%,恒指跌2.5%。
上證指數16日開低走低,上午收盤報3,237點,跌0.9%。深成指低開44點後跌勢加劇,接連失守9,800點、9,700點關口,上午收盤報9,664點,跌1.9%。
各類股普遍走低,電器股挫逾3%;化工、鋼鐵、汽車製造、石油、水泥、生物製藥股跌逾2%;有色金屬、傳媒娛樂、房地產、煤炭股跌逾1%;金融、電力股偏軟。
港股三大指數16日持續走弱。截至午間收盤,恒生指數跌2.5%,報20,922點,恒生科技指數跌4.5%,國企指數跌3.1%。
盤面上,科網股全線下跌,美團跌超7%,快手、京東集團跌超6%,聯想集團、小米集團、阿里巴巴跌超5%,嗶哩嗶哩、騰訊控股跌超3%;汽車股多股下挫,零跑汽車、小鵬汽車跌近8%;黃金股沖高回落,赤峰黃金漲近10%。
路透報導,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梓純表示,由於財政支持,大陸經濟在3月恢復了一些動能,推動第1季GDP數據超出預期,但這不足以推動整個季度經濟加速成長。而且由於出口勢必減弱,今年經濟成長仍將放緩。
黃子春認為,未來幾個月,政策支持應能繼續支撐境內需求。 3月公布的預算允許進一步增加財政支出,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政策可能很快就會公布。
新加坡三井住友銀行經濟學家阿部良太指出,如果美國繼續對大陸商品加徵關稅,復甦動能可能會弱於第1季。因此預期大陸當局將宣布進一步的刺激措施,以進一步提振境內需求,抵銷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
澳新銀行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表示,3月的數據令人鼓舞,因為經濟成長可能有助於縮小產出缺口。這也解釋當局為何沒有下調存款準備率。第1季內外需求均表現良好。儘管受到價格負面影響,零售額仍保持強勁。固定資產投資(不包括房地產)復甦良好,這與挖土機銷售和工時兩位數的成長相符。
新加坡大華銀行經濟學家何為真指出,3月的數據非常強勁,這主要是因為製造商試圖在關稅實施前完成訂單。「目前很難判斷經濟成長前景,因為可以看到非常強勁的資金流入支撐第1季度的GDP。如果所有負面因素都出現,而房地產市場仍在緩慢下滑,零售額不太可能持續增長。政策支持將會公布,但不太可能帶來轉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