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今年第1季GDP年增5.4% 估關稅衝擊出現在第2季

大陸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生產供給較快增長,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境內需求不斷擴大等多輪政策刺激影響,2025年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人民幣31.8兆元,年增5.4%。然而機構認為更大的考驗或許會出現在第2季,尤其在物價能否回升、關稅衝擊下出口會如何演變、房價能否站穩等都有待進一步觀察。
大陸全國兩會今年3月發布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2025年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增長5%左右。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年增3.5%;第二產業增加值年增5.9%;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增5.3%。
近期,多家機構發布對於第1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據時代周報統計,此次市場預測值都在5.1%到5.3%之間,選取9家機構預測均值為5.18%。
整體來看,2025開年經濟運行態勢良好。「以舊換新」政策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增速可能改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帶動基礎設施投資回升;雖有關稅影響,但低基數和出口前置效應或支持第1季出口與上年相比增速上升。
中金宏觀認為,春節錯位和政策拉動影響下,3月經濟增速可能比前2月有邊際改善。春節錯位主要體現為經濟活動的恢復早於去年同期,低基數對增速有一定支撐。政策拉動主要體現為消費和基建可能加快。
然而,美國挑起全球範圍貿易戰,大陸經濟尤其出口方面勢必受到影響。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從接到海外訂單到報關出口,往往有2個月左右的間隔期,2月起美國對大陸輸美商品連續大幅加徵關稅後,4月相關衝擊將有明顯的體現,市場需求及企業信心都有可能出現一定波動。」這代表接下來宏觀政策將加大對沖力度,第2季降息降準窗口會再度打開。
值得一提的是,4月大陸一般會召開政治局會議,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認為,4月政治局會議是重要窗口。一方面,政策公布愈早,經濟的損失愈小,所以儲備到下半年出的政策可能會提前到第2季;另一方面,參考去年「924」後的一攬子增量政策,穩增長是涉及大陸各個部門的系統性政策,需要一定時間研判形勢、確定政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