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台灣太熱了?李珠珢「俏麗短髮」亮相 粉絲嗨:超級可愛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彰化災情頻傳「大豪雨繼續炸」!10縣市豪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美徵小額包裹高關稅 港暫停寄件美國 電商恐需在美設倉

香港郵政總局9日有不少市民寄出包裹,郵政署服務包括寄往外地。美國向來自香港小額包裹徵收90%或75美元關稅,港府稱稍後會公布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郵遞服務安排。(路透)
香港郵政總局9日有不少市民寄出包裹,郵政署服務包括寄往外地。美國向來自香港小額包裹徵收90%或75美元關稅,港府稱稍後會公布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郵遞服務安排。(路透)

美國香港產品進一步加徵所謂對等關稅,以及由5月2日起取消香港產品的小額包裹(價值800美元或以下)免稅待遇,白宮9日公布屆時將徵收相當於包裹90%或75美元的關稅,高於此前計畫徵收的30%或25美元。港府9日表示強烈反對和不滿。港府發言人稱香港郵政「絕不會代收所謂關稅」,稍後並會公布「暫停處理寄件往美國郵遞服務」。

綜合大公報、明報報導,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預料,尤其受打擊的電子商貿平台會轉而將貨品先在美國存倉,再在當地發貨,但會令成本上升。

對於美國向香港產品進一步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多位商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對美國所作所為表達強烈不滿,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形容美國現時的做法是「大石砸死蟹」,港商非常憤怒。現時不少企業面對貨品出不到,即使製造完成但都收不到錢,大大影響現金流,與美國做生意的商家是真正步入寒冬,呼籲港府捍衛香港權益,通過世貿機制維護公平貿易。

香港恒生指數9日收市報20264點,上漲136點,漲幅為0.68%,全日成交金額為4123.85億港元。(中新社)
香港恒生指數9日收市報20264點,上漲136點,漲幅為0.68%,全日成交金額為4123.85億港元。(中新社)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指出,美國進口商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價格上升勢必影響生意,本地廠商只有三個方法:布局供應鏈、調整價格、開拓新市場,第二條路走不通,貿易戰多年來,廠商利潤已打到很低,因此開拓新興市場很重要,將輸出美國的比重進一步減低。

此外,港府發言人稱,香港郵政暫時仍維持寄件往美國的郵遞服務。至於DHL、FedEx等郵遞公司亦繼續服務。DHL客戶服務專線表示,職員稱會繼續維持寄往美國的郵遞服務,日後如要徵關稅,由寄件人及收件人協商決定由誰支付。

美國關稅戰令清關成本及「衝閘」大增,多間郵遞公司調高香港寄往美國的附加費,約介乎每公斤額外5至8元(港幣,下同,約0.6至 1美元)。

關稅戰繼續升級,美國9日宣布向中國貨品共徵收104%關稅,令股市大波動,曾一度推低港股大挫867點,低見19260點,失守250天牛熊線。午後傳出「國家隊」再出手護盤消息,港股跟隨A股拗腰回升,恒指重上2萬點大關,並曾升約300點,最終全日仍升136點,收報20264點,亦即由低位回升1006點。「北水」積極入市,南向資金全日淨買入為355.87億元,創出歷史新高,推動港股成交額達4124億元。

美國 關稅 香港

延伸閱讀

美中互相狂加碼關稅 如同看不到盡頭的危險博弈

美政府報告:中國生物技術創新 即將超越美國

美對陸關稅加到125% 郭智輝:協助台商轉移生產基地

因應對等關稅 農業部擬攜手台糖在美設蘭花基地

相關新聞

南華早報:歐盟批中管制稀土「臭魚要我付錢」 中媒斥離譜

中國近來對具有軍民兩用屬性的部分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來歐洲高度關切。據香港南華早報27日披露,歐盟高級官員們最近...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要搶占先發優勢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包括跨境支付機構杭州乒乓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PingPong),以及移卡有限公司(簡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