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重磅回歸!006208宣布費用率調降、未來也可望進行分割

飛彈羅生門?伊朗高官否認違反停火 警告以國若「犯錯」將再遇襲

新北藍黨工遭訴 侯友宜批司法「雙重標準」:成打擊異己工具

WSJ:4千億輸美產品將轉銷 「中國製造的海嘯」要來了

川普祭出高關稅,有分析指高達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將轉向其他市場。圖為安徽省一家光伏面板生產企業車間。( 新華社)
川普祭出高關稅,有分析指高達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將轉向其他市場。圖為安徽省一家光伏面板生產企業車間。( 新華社)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等關稅稅率,分析稱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稅率目前累積約近70%。華爾街日報(WSJ)引述經濟學家表示,高關稅可能導致部分原本輸美、價值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改傾銷到其他國家,形成「中國製造」海嘯,加劇與其他國家的緊張關係。

華爾街日報3日報導,川普日前宣布對中國加徵34%對等關稅,加上今年2月及3月共加徵的20%關稅以及拜登政府及川普第一個任期向中國徵收的關稅,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目前約近70%。

報導引述經濟學家評估說,川普對中國徵收巨額對等關稅,可能會給全球經濟帶來新問題,就是價值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會尋找新市場;高關稅可能導致部分輸往美國的中國商品轉移到其他市場,加劇多個國家正在應對的「中國衝擊」(China Shock)。

報導表示,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約4400億美元的商品 ;2023年美國進口的鋼鐵產品1/5來自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超過1/4來自中國、進口的鞋類1/3來自中國、進口的玩具3/4來自中國。另美國91%的雨傘從中國進口。

報導表示,中國出口近年激增已加劇中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間的緊張關係,中國出口商若將原本輸往美國的商品轉移到其他國家,可能會加劇這種緊張關係。

自從川普2018年發起貿易戰以來,不同國家已對中國祭出近500項反傾銷裁決和調查。經濟學家警告,這種骨牌效應凸顯了貿易戰升級的速度之快,隨著各國祭出報復性措施,各國紛紛築起貿易壁壘,將有更多國家被捲入其中。長期研究全球貿易的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白提斯(Michael Pettis)表示,「真正的火藥味還沒開始呢。」

其他國家要承接原本流向美國這個龐大市場的中國出口量,將會相當困難。

華盛頓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員、美國財政部前官員塞瑟(Brad Setser)表示,「在美國提高關稅的情況下,根本沒有其他大型市場能輕易吸收中國龐大的製造產能。」

經濟學家指出,緩解貿易緊張的其中一個方法,是中國應該加大國內支出,也就是「賣給中國人」,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吸收中國的工業產能,也能增加中國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需求。

關稅 美國 川普 反傾銷

延伸閱讀

川普關稅回不去了?專家:恐數十年難取消 1情況能解套

世界日報社論/川普宣布對等關稅 中國正面硬頂

川普關稅衝擊台股7日恐崩跌 財金部會備戰因應

批政府昏頭轉向…白黨團建議賴總統致電川普 閣揆專案報告

相關新聞

陸美大使交鋒!謝鋒籲美撤銷關稅 龐德偉指須糾正兩國關係失衡

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近日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活動上表示,美國應該成為大陸的合作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並呼籲美國撤消對大陸不...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要搶占先發優勢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包括跨境支付機構杭州乒乓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PingPong),以及移卡有限公司(簡稱...

陸工業企業利潤躍進 裝備、高技術製造業成增長引擎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7)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3%,較3月加快0.4個百分點,創年內最高增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