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竹北健身教練虐打小姊弟!300萬交保限制住居 現「逃出境」法院通緝

翻譯器出包!日記者1提問陸客秒尷尬 台網友一聽全笑倒:比人還兇

川普對等關稅在即 分析曝對大陸影響正負面都有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多國祭出「對等關稅」。有分析認為,對中國來說,要關注東南亞被加徵關稅的情況,看是否波及近年產線轉移過去的中企;另一方面,越多國家被美國加關稅,對中國來說反而可能減輕競爭壓力。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多國祭出「對等關稅」。有分析認為,對中國來說,要關注東南亞被加徵關稅的情況,看是否波及近年產線轉移過去的中企;另一方面,越多國家被美國加關稅,對中國來說反而可能減輕競爭壓力。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多國祭出「對等關稅」。有分析認為,對中國來說,要關注東南亞被加徵關稅的情況,看是否波及近年產線轉移過去的中企;另一方面,越多國家被美國加關稅,對中國來說反而可能減輕競爭壓力。

川普(Donald Trump)宣布4月2日起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並特別關注「對美徵收高額關稅且貿易量大的前15%貿易夥伴」(即「骯髒15國」)。美方的對等關稅不僅考慮各國進口關稅稅率,而且將結合多重因素進行考量,包括各國行業補貼、准入門檻和貿易壁壘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

不過,川普24日表示,某些國家可能會取得豁免。由於川普在關稅政策上的任意性,加上上述對等關稅計算極為複雜,導致外界認為4月2日公布的關稅政策細節還有很多不確定性。

昆山漢邦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李仁祥告訴中央社記者,由於政策變數很大,現在還很難說對中國企業、台商有何影響。他認為對中企來說,當其他國家、尤其是貿易排名前列的「骯髒15國」也同樣被美國加關稅,意味著競爭對手的關稅增加,中企的壓力反而減輕。

最近幾年在美國發動貿易戰、外企要求對中國「去風險」等因素下,越來越多中企將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國家,避免被美國課徵高關稅。李仁祥認為,接下來美國是否對東南亞國家加徵關稅,會對這些遷移的中國企業有新的影響。

越南、泰國、印度等國家都已被外界點名,可能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程度較高,不排除再造成新一波生產版圖轉移。根據路透社,越南財政部已在25日宣布,將對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汽車等多項產品調降關稅,避免因龐大的對美貿易順差而受到美國關稅打擊。

香港上善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夏春日前則指出,在歷經前一次貿易戰中美互加關稅,以及今年美國又對中國加收20%關稅後,「對等關稅」現在對中國新增的衝擊可能是最小的;但對於歐盟、日本、墨西哥還有加拿大的衝擊就很大,因為它們的多個行業與美國之間彼此關稅稅率差距很大。

2023年時,李仁祥曾經觀察,許多從事出口的台商因為國際政治因素離開。時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任內全球供應鏈轉移,作為供應鏈一環的大陸台商不得不思考外移,「成本高也要出去」。

今年以來,川普政府已對中國商品又額外加徵20%的關稅。但他觀察,台商撤出中國的高峰似乎已過,還是有人在退出,但沒有前幾年那麼多。

台商 川普 日本 東南亞 美國

延伸閱讀

與川普關係緊張!白宮記者協會今年晚宴取消諧星表演傳統

川普貢獻戰略機遇!大陸擬以朝鮮無核化強化為中心 強化與日韓合作

連外國也要管 白宮:歐企需遵守川普反DEI規定

相關新聞

關稅已達245%?陸外交部連2天發聲:再玩數字遊戲將不予理會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白宮15日一份針對232條款的相關事實清單(fact sheet)中提到,由於大陸採取報復行動,...

白宮指中國關稅上看245% 中國外交部:無實際意義

針對美國白宮表示,中國輸美商品已面臨最高245%的關稅,中國外交部今天上午以未署名的發言人表示,美方對中輪番加徵關稅已經...

小米SU7車禍引關注 陸新規要求「電動車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小米SU7電動車日前在大陸高速公路爆燃事件導致3名乘客喪命,受到高度關注。電動車安全標準成為大陸汽車工業最急迫的優先事項...

陸發布萬字白皮書談中美經貿後…央視再「駁斥美方十大謬論」

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104%關稅在9日生效後,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隨即發布近3萬字《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

美對等關稅衝擊全球 陸在WTO會議抨擊:開錯方、吃錯藥

世界貿易組織(WTO)9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貨物貿易理事會(Council for Trade in Goods, CTG...

野村:大陸「國家隊」未來幾周將大舉干預股市

投行野村發布報告稱,關稅戰陰霾之下,金融市場尤其是股市首當其衝,大陸方面預計在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支持下,類平準基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