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明後2天飆高溫!熱到這日變天 梅雨季首波鋒面下周報到

研究預測:大陸稀土的全球主導地位 將於10餘年後崩塌

大陸稀土的生產目前仍是世界主導地位,圖為大陸稀土礦區。(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稀土的生產目前仍是世界主導地位,圖為大陸稀土礦區。(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大陸現在的稀土儲量與產量,在全球居於主導地位,官方近年來也積極強化稀土出口的管理,在美國科技戰的壓力下,並已經對美國實施鎵、鍺、銻等稀土的出口管制。不過一項研究顯示,隨著其他地方開發稀土,大陸的稀土市占率將會在2040年下跌至23%。

港媒南華早報援引一份大陸中國科學院學者在「稀土」雜誌上發表的研究論文指出,隨著新資源的出現,到 2035 年,中國大陸估計的稀土原料市占率可能降至 62%左右,且透過模型預測,到2040年,這一比例將進一步下降至23%,因為隨著非洲、南美和澳洲採礦業的開放,大陸「將徹底失去以前的主導地位」,目前「根本性轉變正在發生」。

報導指出,儘管中國大陸掌握全球60%的稀土儲量,並佔全球稀土加工量的90%,但這是一個罕見且詳細的承認,顯示大陸對稀土供應鏈的掌控十分脆弱。

這份由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人員主導的研究還提到,研究人員在研究中使用了先進模型來模擬2025年至2040年之間的全球採礦決策和工業需求,模擬涵蓋了全球 1,000 個礦床和 144 個可開採礦山。

研究顯示,到2040年,隨著全球對稀土的需求持續激增,非洲和澳洲將相繼開發出更多高潛力稀土礦床。歐洲也將開始參與全球稀土供應鏈。

研究人員也表示,相關預測仍存在一些關鍵的不確定因素,例如技術因素、政治或環境風險,以及潛在的出口禁令或關稅、新興礦業國家的不穩定、或非洲釷礦加工產生的污染都可能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該研究建議大陸加強內部稀土勘探和開採,同時實現國際合作夥伴關係多元化,應擴大與中重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的戰略合作,包括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及非洲和南美洲資源豐富的地區。研究也建議建立更強大、健全的「國家戰略儲備體系」,儲存這些資源將減輕市場波動或不可預見的中斷帶來的風險。

此外,大陸科協旗下的科技導報,近日也刊出多位江西理工大學學者合撰的文章,強調一旦美國稀土產業鏈重構完畢,大陸稀土產業全球競爭力可能會面臨弱化。同時伴隨稀土產量的增加和多元化供應格局的形成,其他國家對美國稀土需求增加,可能導致大陸在全球稀土市場份額的減少以及對稀土價格造成一定的壓力,也給大陸進口品質較高的高端應用重稀土元素的需求帶來挑戰,未來全球稀土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文章甚至示警,在「特別緊急情勢」下,大陸抵禦美國對大陸經濟制裁能力將減弱。理由在於,目前美國稀土產業鏈短板主要在中游稀土冶煉分離環節,但美日印澳聯手重建稀土供應鏈,共同研發相關技術,並給予融資支援。一旦美國順利實現與大陸稀土脫鉤目標,大陸「無疑將失去一項在特別緊急情勢下回應美國高壓的潛在工具」。

中共 稀土 美國 非洲

延伸閱讀

陸推港澳和海外僑胞 接力紀念反分裂法20周年

陸推證件便利 國台辦:居住證滿足台胞生活需求

大陸開放臨時台胞證 陸委會:對既有台胞證的應急措施

大陸推臨時台胞證、雙證關聯服務 如何申請?是否有期限?

相關新聞

川普有2王牌沒出手? BBC:關稅戰 中握消費市場等5籌碼

美中關稅戰硝煙瀰漫,中國多次喊話「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英媒盤點北京手握五籌碼叫陣華盛頓,包括消費市場潛力、高科...

陸擬適時降準降息 穩外貿增消費

因應關稅戰,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工作,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提到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

「重創緬北電詐集團」 緬甸移交920多名電信詐騙嫌犯給大陸

大陸公安部微信公眾號23日稱,近日,緬甸執法部門將前期在緬撣邦南部當陽、勐休等地抓獲的920多名陸籍涉詐犯罪嫌犯,透過雲...

關稅已達245%?陸外交部連2天發聲:再玩數字遊戲將不予理會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白宮15日一份針對232條款的相關事實清單(fact sheet)中提到,由於大陸採取報復行動,...

白宮指中國關稅上看245% 中國外交部:無實際意義

針對美國白宮表示,中國輸美商品已面臨最高245%的關稅,中國外交部今天上午以未署名的發言人表示,美方對中輪番加徵關稅已經...

小米SU7車禍引關注 陸新規要求「電動車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小米SU7電動車日前在大陸高速公路爆燃事件導致3名乘客喪命,受到高度關注。電動車安全標準成為大陸汽車工業最急迫的優先事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