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退休的0壓力悠閒生活反而老得快?專家揭老年仍健康長壽的關鍵

短評/誰說倒閣重選 國民黨一定輸?

學術遊牧/兼任師領錢像抽獎被辱感重 50歲仍是月光族

加徵關稅效應?彭博:大陸已40天未從美進口天然氣

在大陸財政部宣布自2月10日起將對從美國進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徵收15%的關稅後,外媒報導曝,大陸已連續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路透)
在大陸財政部宣布自2月10日起將對從美國進口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徵收15%的關稅後,外媒報導曝,大陸已連續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路透)

美中關稅角力戰持續擴大,而這也反映在多項美國輸至大陸的項目上。外媒報導,大陸已連續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據了解,這是近兩年來間,最長的一次中斷期。許多貿易商為避免大陸對這種超低溫然料徵收關稅,已將貨船轉移到其他地方。

根據彭博彙編的船舶追蹤數據,此次停運是自2023年6月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的進口空窗期。從大宗商品追蹤公司Kpler的數據可見,目前也沒有任何美國液化天然氣運往大陸。

彭博認為,由美國總統川普政府自2月4日起所發動的貿易戰,正在威脅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賣家與買家間的貿易關係,或將使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賣家和買家「脫鉤」。此前,大陸官方從2月10日起對美國液化天然氣徵收15%的關稅,用以反制美國對大陸出口的部分產品全面徵收的關稅。

有貿易商透露,面對逐漸加劇的關稅壓力,作為回應,與美國項目簽訂長期合約的大陸天然氣買家,正把這些天然氣轉售至歐洲。同時,大陸企業對與美國方面簽署新的合作協議保持謹慎態度,轉而尋求從亞太地區或中東地區採購天然氣。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燃氣營運商華潤燃氣國際與澳洲伍德賽德能源集團(Woodside Energy Group Ltd)簽署為期15年的液化天然氣採購協議,從2027年開始供應。這是近年來中澳企業首次簽署長期供應協議,顯示雙方貿易關係在經歷谷底後逐步改善。

此外,大陸正在加強能源安全,專注於提高其境內天然氣產量,以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今年前兩個月,大陸天然氣產量年比增加3.7%。與此同時,煤炭、可再生能源以及來自俄羅斯的陸路天然氣等較便宜的替代能源,也降低大陸對海運液化天然氣的需求。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在今年1月曾表示,液化天然氣應成為新一輪貿易談判的籌碼,但大陸並不買帳。這對於試圖獲得合約、啟動新項目的美國液化天然氣開發商來說,形勢並不樂觀。

川普政府對大陸商品加徵關稅的措施在2月4日生效之際,大陸政府為報復川普即宣布對美國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徵收15%關稅,並對原油、農業機械、皮卡貨車和大排量汽車徵收10%關稅。

為反制美國加徵關稅的措施,大陸2月10日起正式對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氣(LNG)在內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圖為一艘來自卡塔爾的LNG船靠泊江蘇如東碼頭。(新華社)
為反制美國加徵關稅的措施,大陸2月10日起正式對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氣(LNG)在內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圖為一艘來自卡塔爾的LNG船靠泊江蘇如東碼頭。(新華社)

川普 美國 關係

延伸閱讀

川普以「外敵法」驅逐委內瑞拉人 227年來僅3度引用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署長人選 川普提名貝德福

川普提名鮑曼任聯準會監管副主席 銀行可望鬆綁

逝世60多年後…甘迺迪遇刺剩餘檔案解密 川普明將公布文件

相關新聞

關稅已達245%?陸外交部連2天發聲:再玩數字遊戲將不予理會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白宮15日一份針對232條款的相關事實清單(fact sheet)中提到,由於大陸採取報復行動,...

白宮指中國關稅上看245% 中國外交部:無實際意義

針對美國白宮表示,中國輸美商品已面臨最高245%的關稅,中國外交部今天上午以未署名的發言人表示,美方對中輪番加徵關稅已經...

小米SU7車禍引關注 陸新規要求「電動車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小米SU7電動車日前在大陸高速公路爆燃事件導致3名乘客喪命,受到高度關注。電動車安全標準成為大陸汽車工業最急迫的優先事項...

陸發布萬字白皮書談中美經貿後…央視再「駁斥美方十大謬論」

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104%關稅在9日生效後,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隨即發布近3萬字《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

美對等關稅衝擊全球 陸在WTO會議抨擊:開錯方、吃錯藥

世界貿易組織(WTO)9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貨物貿易理事會(Council for Trade in Goods, CTG...

野村:大陸「國家隊」未來幾周將大舉干預股市

投行野村發布報告稱,關稅戰陰霾之下,金融市場尤其是股市首當其衝,大陸方面預計在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支持下,類平準基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