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道指漲300點 但創逾半世紀總統上任百日最差表現

林毅夫:美國增加關稅 中國出口還會繼續成長

大陸全國兩會正在召開,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接受陸媒採訪。(圖/中新社)
大陸全國兩會正在召開,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接受陸媒採訪。(圖/中新社)

大陸經濟學家林毅夫近日援引川普第一任期美中貿易戰迄今的數據指,大陸生產並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即使美國增加關稅,依然抵擋不了基本經濟規律發揮作用。他並稱,「即使未來有一些不確定性,但各個國家總是要消費、投資的,我們的出口會繼續增長。」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大陸加徵關稅,將多大衝擊大陸外貿形勢引發關注。大陸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人民日報9日刊登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的採訪報導,對於今年大陸經濟總體情勢與外貿表現進行分析。

林毅夫表示,大陸是一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大經濟體,所以他對大陸經濟的判斷是,「只要把國內的事做好,不管外部環境如何,總能乘風破浪前進」,在這一系列政策利好和優勢條件之下,相信依託大陸「國內大循環」,不管2025年遇到什麼樣的挑戰,經濟都會持續向好。

他指出,大陸國內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傳統製造業上,可以通過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來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上,因為擁有人才多、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各種產業配套齊全等,可以利用這些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很多領域可以領跑第四次工業革命。

面對新一輪關稅戰,大陸外貿在「逆風」形勢下將有怎樣的表現?林毅夫分別從對美貿易與全球貿易作出分析。

對美貿易上,林毅夫指出,雖然美國在2018年對大陸發動了貿易戰,但是2024年大陸對美出口相比2017年仍然增長約22%。他指出,大陸生產並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即使美國增加關稅,依然抵擋不了基本經濟規律發揮作用,對美貿易還是繼續增長」。

再看全球貿易,林毅夫表示,雖然總體增長乏力,但大陸出口貿易保持增長,2024年相比2017年增長超過50%,他認為這再次體現了只要大陸能生產價格有競爭力的優質產品,外部強加的關稅不會改變貿易是互利共贏的基本原則。

林毅夫說,結合大陸的比較優勢,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新質生產力發展好,持續提高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生產效率,「即使未來有一些不確定性,但各個國家總是要消費、投資的,我們的出口會繼續增長。」

林毅夫還提到人工智慧等技術發展也帶來了新機遇。他表示,用好人才多、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等優勢,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人工智慧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進一步增強競爭力。他認為,這會是大陸在2025年以及未來幾年值得期待、將有亮眼表現的新領域。

川普 林毅夫 美國 關稅

延伸閱讀

全球首例 中認定加拿大明顯歧視 對3農產品祭100%關稅

陸人大「台灣省」團組會 頻喊話台青赴陸發展

觀光卡 陸「台灣省人大代表」建議:像大陸一樣去信訪

陸藉軍演推進主權 「台灣女孩」凌友詩:統一是進行式

相關新聞

川普有2王牌沒出手? BBC:關稅戰 中握消費市場等5籌碼

美中關稅戰硝煙瀰漫,中國多次喊話「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英媒盤點北京手握五籌碼叫陣華盛頓,包括消費市場潛力、高科...

陸擬適時降準降息 穩外貿增消費

因應關稅戰,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工作,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提到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

「重創緬北電詐集團」 緬甸移交920多名電信詐騙嫌犯給大陸

大陸公安部微信公眾號23日稱,近日,緬甸執法部門將前期在緬撣邦南部當陽、勐休等地抓獲的920多名陸籍涉詐犯罪嫌犯,透過雲...

關稅已達245%?陸外交部連2天發聲:再玩數字遊戲將不予理會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白宮15日一份針對232條款的相關事實清單(fact sheet)中提到,由於大陸採取報復行動,...

白宮指中國關稅上看245% 中國外交部:無實際意義

針對美國白宮表示,中國輸美商品已面臨最高245%的關稅,中國外交部今天上午以未署名的發言人表示,美方對中輪番加徵關稅已經...

小米SU7車禍引關注 陸新規要求「電動車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小米SU7電動車日前在大陸高速公路爆燃事件導致3名乘客喪命,受到高度關注。電動車安全標準成為大陸汽車工業最急迫的優先事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