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成長目標5%左右 專家:實現不易
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設定年度經濟成長率目標5%左右。專家認為,在目前的國際環境與經濟成長放緩背景下,實現目標實為不易;使內需成為經濟拉動力,促進消費將為政策重心之一。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於人大會議開幕式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李強表示,預期今年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5%左右;為了實施更加積極財政政策,今年赤字率擬為4%左右,較去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人民幣5.66兆元(約新台幣25.47兆元)。
第一財經8日報導引述多名專家學者評論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所拋出的年度經濟成長率目標。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劉勁認為,報告提出年度經濟成長率目標5%左右,在目前的國際環境與經濟成長放緩背景下,實現目標實為不易。
劉勁指出,報告顯示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呈現出更為積極態勢,對於穩定經濟預期、應對外部挑戰有重要意義,這些目標數字也體現了政府調控經濟的決心,在外部壓力、內部轉型雙重考驗下,給予經濟穩定發展更多政策支撐。
他提到,欲實現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可從4方面著手,包括「提升消費、優化經濟結構」、「發展民營企業、促進就業與消費」、「穩定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資產價格以恢復信心」、「推動科技創新、增強發展動能」。
劉勁強調,中國經濟亟需實現轉型,從國家主導、投資驅動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以居民消費為主導的經濟成長模式;透過提高居民收入,以提振消費為重點全方位擴大內需,可以有效地推動經濟從投資驅動轉型為消費驅動。
長江商學院高層管理教育專案副院長周春生指出,目前經濟發展面臨雙重挑戰,包括外部地緣政治衝突、全球貿易投資增長乏力;內部市場主體信心和內需不足、內捲式競爭持續發生等。
周春生提到,報告顯示財政政策明確轉為「更加積極」,貨幣政策突破過往穩健基調轉向「適度寬鬆」,將可透過釋放流動性與下調利率,緩解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融資約束;另一方面可以提振市場預期,使企業投資與居民消費從觀望轉為行動。
天風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認為,報告明確要求「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說明促進消費是年度政策重心之一。今年用於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安排了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36兆元),規模為去年的2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