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琉球店家傻眼!澳門遊客叫救護車疑為搭便車裝病 車抵衛生所又不看病

血腥星期六!川普裁員大刀砍向美國之音 自由亞洲電台合約也喊卡

日經濟團造訪陸副總理:盼中方糾正純電車產能過剩問題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經濟代表團。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表示,希望中方糾正鋼鐵和純電動汽車(EV)等生產過剩問題,以及確保外資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圖/截自央視新聞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經濟代表團。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表示,希望中方糾正鋼鐵和純電動汽車(EV)等生產過剩問題,以及確保外資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圖/截自央視新聞

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訪的日本經濟代表團。何立峰指出,放眼世界,保守主義和單邊主義正在抬頭,相信代表團此次訪華能為促進兩國和全球貿易發揮重要作用。何指,中方對與日本加強關係表示期待。日媒共同社稱,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則提到,希望中方糾正鋼鐵和純電動汽車(EV)等生產過剩問題,以及確保外資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

新華社報導,何立峰於會見時表示,中日經濟深度交融,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希望日本經濟界為兩國合作共贏發揮積極影響。中國大陸正在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歡迎日本等各國企業繼續投資中國大陸,共享發展機遇。

共同社指出,日本經濟代表團與何立峰會面時,雙方就國際局勢日益複雜的情況下,如何強化日中經濟合作進行磋商。日本經團聯會長十倉雅和率領的日方代表團,亦向陸方提出要求稱,希望糾正鋼鐵和純電動汽車等生產過剩問題,以及確保外資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

何稱,放眼世界,保守主義和單邊主義正在抬頭,相信代表團此次訪華能為促進兩國和全球貿易發揮重要作用。他也對與日本加強關係表示期待;十倉雅和回應,「通過自由公平的貿易投資發展起來的日中兩國率先遵守國際規則,為維護並強化國際秩序作貢獻非常重要。」

日本經濟代表團由約200人組成,代表團中除有2名最高顧問經團聯會長十倉雅和、日本商工會議主席小林健以外,還包括日中經濟協會會長進藤孝生等人擔任代表團團長。該代表團去年1月赴大陸訪問時,曾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此行代表團於16至21日在大陸訪問、17日上午與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層會談。

此次日本經濟界代表團訪陸,日經中文網分析,20年來,中日經濟關係發生明顯變化。對日本來說,大陸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雖然對大陸貿易占日本貿易總額的比率,仍然維持20%這一較高水準,但大陸對日本的依存度已降至5%。兩國的經濟關係與過去大不相同,建立新的『互惠』關係難度加大。」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經濟代表團時稱,放眼世界,保守主義和單邊主義正在抬頭,相信代表團此次訪華能為促進兩國和全球貿易發揮重要作用,中方對與日本加強關係表示期待。圖/截自央視新聞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經濟代表團時稱,放眼世界,保守主義和單邊主義正在抬頭,相信代表團此次訪華能為促進兩國和全球貿易發揮重要作用,中方對與日本加強關係表示期待。圖/截自央視新聞

日本經濟 關係 電動汽車

延伸閱讀

台灣2房物件價格…可買東京4層樓透天!利菁危機入市 擁日本6億房產

救國團組團訪自民黨 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出面歡迎

泓德能源結盟三菱電機 三菱躍前十大股東

泓德能源結盟三菱電機 董總扮推手 二度赴日淘金

相關新聞

美擬對中國船隻收取高額停泊費 中國船東協會:違反國際規則及美法律

路透社報導,據路透社週四看到的一份聲明稱,中國船東協會反對美國提出的對擁有或訂購中國船隻的遠洋貨運公司徵收高額港口進入費...

大陸2月製造業PMI創3個月新高 學者:受政策預期、關稅戰急單影響

大陸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並創3個月新高。...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會晤民營企業,參與會議的企業家陣容受矚。座位安排上,王傳福和雷軍中間有一位坐姿特別的企業家,他微...

挨轟陸客不來衝擊觀光產業 邱垂正:七成民眾支持小兩會

針對陸客來台議題,國民黨立委王育敏14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台灣觀光出入境人次逆差達899萬人次,產值逆差更高達6,922...

相隔13月 陸物價指數再轉負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發布,大陸二月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年減百分之○點七,較上個月大減一點二個百分點,時隔十三個月再度負...

美再加徵10%關稅 陸外交部:中國人不信邪、不怕鬼

美國宣布3月4日起對大陸輸美產品再次加徵10%關稅,覆蓋大多數大陸輸美產品。大陸方面則於4日午間宣布四項措施反制美國。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