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院長去年猝逝…高雄62年老牌醫院將熄燈 衛生局回應了

美股殺不停!道瓊早盤跌逾400點 NVIDIA「死叉」後續挫

逾30年前與15歲少年生下孩子 冰島兒童部長在消息曝光後辭職

林毅夫:今年陸經濟好於去年 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今年大陸經濟總體來講會比2024年好,且若大陸今年實現5%或更高的經濟成長,人均GDP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圖為林毅夫2023年出席博鰲亞洲論壇資料照。新華社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今年大陸經濟總體來講會比2024年好,且若大陸今年實現5%或更高的經濟成長,人均GDP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圖為林毅夫2023年出席博鰲亞洲論壇資料照。新華社

展望大陸今年經濟情勢,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接受大陸官媒專訪時表示,今年大陸經濟總體來講會比2024年好。他還提到,若大陸今年實現5%或更高的經濟成長,人均GDP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

大陸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5%,但仍無法擺脫內需疲軟、通縮困境,房地產危機也仍是一大挑戰。

大陸官媒「中新社」旗下欄目「三里河工作室」16日刊登林毅夫專訪。林毅夫指出,去年大陸經濟發展呈現「前高、中低、後揚」,「後揚」是指在去年9月份中央推出一系列政策後,經濟出現明顯復甦。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去年9月以來宣布的政策措施落實。今年的經濟情況會延續「後揚」階段,繼續復甦,「相信今年的經濟狀況總體來講會比2024年好」。

他也提到,大陸正面臨外部挑戰和內部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各種挑戰,但他認為,總體經濟機會仍多於挑戰。

林毅夫表示,近期當局推出的宏觀政策,不管是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主要是針對經濟週期波動,「是短期的、階段性的」,並不意味著長期政策轉向,並稱大陸未來的發展「主要靠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共同作用」,調動企業家的積極性。

林毅夫指出,從去年數據來看,以全年平均匯率計算,大陸人均GDP已達13445美元,而目前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家門檻是14005美元,大陸與之僅相差4%。若大陸今年實現5%或更高的經濟成長,就應該能夠跨越這個門檻。

林毅夫還就地方債問題表示,大陸在推行逆週期財政政策時,實際上主要由地方政府經投資平台舉債來進行基礎建設投資。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貿易成長速度放緩,對大陸出口形成衝擊。「為因應外部衝擊,大陸持續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這些政策都要地方政府配套,成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加的重要原因。」

他接著說,解決問題需要改革。逆週期措施的資金來源,主要應該來自中央財政。針對當前的情形,中央也做了不少改革,例如由中央政府發專案債,由中央政府代替地方政府發債等。地方政府債務減輕,就能夠發揮更多作用。

北京 地方債 林毅夫 經濟發展 門檻

延伸閱讀

微信也接入DeepSeek了! 騰訊證實:正式進行灰度測試

針對大陸?美日韓外長聲明:支持台灣參與適當國際組織

外資不再青睞⋯陸去年外商直接投資淨流出5.5兆 創新高

俄烏終戰現曙光?王毅晤烏克蘭外長:希望達成公平的和平協議

相關新聞

海底撈「小便門」10倍賠償到帳 同桌吃飯的朋友卻翻臉了

上個月24日,兩名17歲男子在「海底撈」上海外灘用餐後向火鍋裡小解引發軒然大波。海底撈3月12日宣布,對2月24日零時至...

美擬對中國船隻收取高額停泊費 中國船東協會:違反國際規則及美法律

路透社報導,據路透社週四看到的一份聲明稱,中國船東協會反對美國提出的對擁有或訂購中國船隻的遠洋貨運公司徵收高額港口進入費...

大陸2月製造業PMI創3個月新高 學者:受政策預期、關稅戰急單影響

大陸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並創3個月新高。...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會晤民營企業,參與會議的企業家陣容受矚。座位安排上,王傳福和雷軍中間有一位坐姿特別的企業家,他微...

微信攜13億用戶 接入DeepSeek

大陸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開發的AI模型轟動全球,陸企紛接入應用,大陸最大通訊軟體「微信」也正透過灰度測試...

大企業改用AI 陸失業率將加劇

DeepSeek橫空出世後,中國企業紛紛宣布接入應用,引發AI替代人工的職場恐慌,甚至有企業傳出裁掉百分之九十五的客服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