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今年陸經濟好於去年 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

展望大陸今年經濟情勢,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接受大陸官媒專訪時表示,今年大陸經濟總體來講會比2024年好。他還提到,若大陸今年實現5%或更高的經濟成長,人均GDP有望跨入高收入國家門檻。
大陸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5%,但仍無法擺脫內需疲軟、通縮困境,房地產危機也仍是一大挑戰。
大陸官媒「中新社」旗下欄目「三里河工作室」16日刊登林毅夫專訪。林毅夫指出,去年大陸經濟發展呈現「前高、中低、後揚」,「後揚」是指在去年9月份中央推出一系列政策後,經濟出現明顯復甦。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去年9月以來宣布的政策措施落實。今年的經濟情況會延續「後揚」階段,繼續復甦,「相信今年的經濟狀況總體來講會比2024年好」。
他也提到,大陸正面臨外部挑戰和內部結構調整、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各種挑戰,但他認為,總體經濟機會仍多於挑戰。
林毅夫表示,近期當局推出的宏觀政策,不管是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主要是針對經濟週期波動,「是短期的、階段性的」,並不意味著長期政策轉向,並稱大陸未來的發展「主要靠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共同作用」,調動企業家的積極性。
林毅夫指出,從去年數據來看,以全年平均匯率計算,大陸人均GDP已達13445美元,而目前世界銀行高收入國家門檻是14005美元,大陸與之僅相差4%。若大陸今年實現5%或更高的經濟成長,就應該能夠跨越這個門檻。
林毅夫還就地方債問題表示,大陸在推行逆週期財政政策時,實際上主要由地方政府經投資平台舉債來進行基礎建設投資。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貿易成長速度放緩,對大陸出口形成衝擊。「為因應外部衝擊,大陸持續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這些政策都要地方政府配套,成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增加的重要原因。」
他接著說,解決問題需要改革。逆週期措施的資金來源,主要應該來自中央財政。針對當前的情形,中央也做了不少改革,例如由中央政府發專案債,由中央政府代替地方政府發債等。地方政府債務減輕,就能夠發揮更多作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