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報專訪╱百歲王鼎鈞:如此這般 貫徹始終成作家

Andy老師再發聲「謠言滿天飛」 喊話家寧:一起努力拿回帳冊

只因租金便宜…清水大樓塌陷住戶曝心聲 憂未來「不知道怎麼辦」

江蘇2024年GDP增5.8% 拚贏過廣東、當「經濟第一大省」

江蘇省2024年全省GDP年增率5.8%,遠勝廣東的3.5%。廣東身為經濟第一大省的地位岌岌可危。圖為貨輪停靠在江蘇連雲港港集裝箱碼頭泊位上裝卸集裝箱。(新華社)
江蘇省2024年全省GDP年增率5.8%,遠勝廣東的3.5%。廣東身為經濟第一大省的地位岌岌可危。圖為貨輪停靠在江蘇連雲港港集裝箱碼頭泊位上裝卸集裝箱。(新華社)

隨著廣東、江蘇兩省先後公布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新一年度「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懸念也正式揭曉,廣東省成功衛冕,但兩者差距在進一步縮小,廣東經濟增長失速加劇,去年預計增幅僅3.5%;而江蘇省急起直追,2024年全省GDP達13.7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5.8%,增量居全國第一。廣東地位似岌岌可危,「經濟第一大省」是否將易主,引發關注。

據第一財經報導,江蘇省14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南京開幕,江蘇省省長許昆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2024年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3.7兆元,年增5.8%,增量全國第一。而在1月15日開幕的廣東省14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廣東省省長王偉中表示,預計2024年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14兆元,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

不過,由於江蘇取得GDP增量的全國第一,廣東的優勢正在變小。 2023年江蘇GDP為12.8兆元,計算可知,2024年江蘇增量為9000億元。廣東省的GDP增量尚待公布。

廣東自1989年GDP總量超越江蘇後,至今已連續36年位居全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其間,兩省GDP差距最小為1989年的59.5億元,差距最大為2019年的9330.1億元。 2023年,江蘇的經濟總量約為廣東的94.5%。在經濟總量角度上,江蘇確有逼近廣東之勢,但廣東整體上優勢較大。

以兩位省長在各自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數據而言,許昆林提到,2024年,江蘇還拿下多個「第一」:新增本外幣貸款2.36兆元,居全國第一;新增中國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累計獲批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14個,總數全國第一等。

王偉中則表示,2024年,廣東還取得以下成績:經營主體淨增98萬戶、突破1900萬戶,其中企業超830萬戶,總量均居全國第一;進出口總額突破9兆元、成長9.8%,總量連續39年居全國首位,貢獻了全國38.7%的貿易增加等。

不難發現,廣東省拿到的「第一」,在全國經濟的大盤裡分量更重,短期內廣東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經濟第一大省。

不過,江蘇也有一大優勢是廣東所不具備的,那就是省內地區發展更平衡。廣東經濟總量「富」冠全國,但省有1/3的地級市人均GDP不足5萬元。相較之下,江蘇省內的13個地市則發展更為平衡。

報導引述相關專家分析稱,粵蘇兩省經濟發展呈現兩種不同的模式,其中廣東是「極點帶動」模式,即以廣州、深圳兩個核心極點城市加上佛山、東莞兩個GDP萬億城市帶動週邊市縣發展;而江蘇是「均衡梯度」模式,13個地市之間呈現明顯的經濟總量梯次排列特徵。兩種模式難分優劣,雙方可以互相取長補短,推動各自經濟發展邁上新階梯。

相關新聞

海底撈「小便門」10倍賠償到帳 同桌吃飯的朋友卻翻臉了

上個月24日,兩名17歲男子在「海底撈」上海外灘用餐後向火鍋裡小解引發軒然大波。海底撈3月12日宣布,對2月24日零時至...

美擬對中國船隻收取高額停泊費 中國船東協會:違反國際規則及美法律

路透社報導,據路透社週四看到的一份聲明稱,中國船東協會反對美國提出的對擁有或訂購中國船隻的遠洋貨運公司徵收高額港口進入費...

大陸2月製造業PMI創3個月新高 學者:受政策預期、關稅戰急單影響

大陸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並創3個月新高。...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會晤民營企業,參與會議的企業家陣容受矚。座位安排上,王傳福和雷軍中間有一位坐姿特別的企業家,他微...

微信攜13億用戶 接入DeepSeek

大陸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開發的AI模型轟動全球,陸企紛接入應用,大陸最大通訊軟體「微信」也正透過灰度測試...

大企業改用AI 陸失業率將加劇

DeepSeek橫空出世後,中國企業紛紛宣布接入應用,引發AI替代人工的職場恐慌,甚至有企業傳出裁掉百分之九十五的客服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