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搭印航赴英展開新生活 一家五口墜機罹難留下「最悲傷合照」

嘉義台3線豪雨坍方…巨大落石從山坡滾落 全路段封閉中

印航空難前機艙內「電子設備都故障」 乘客拍攝影片曝光

陸救市陸股大漲 美媒:外資大舉出脫如同提款機

中國9月下旬推出一系列增量救市措施後,陸股一度大漲。但官方統計,11月陸股出現457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的外資淨流出,創單月歷史新高;10至11月流出總額更達715億美元。有法人形容,救市措施成了外資的「提款機」。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16日發布數據,中國11月跨境證券投資匯入1889億美元,匯出2346億美元。兩相抵消後,形同流出457億美元。

根據報導,457億美元的數字,已創下中國證券史上單月資金流出新高,也遠高於10月淨流出的258億美元。以此計算,在中國官方9月24日宣布一系列增量救市措施後,10至11月的淨流出總額即達715億美元。

報導指出,若計算今年1至11月中國的跨境證券投資總額,淨流出金額則為473億美元。以此計算,顯示1至9月外資對陸股累計呈現買入狀態。

香港一名美國大型私人銀行莫姓基金經理人透露,陸股經歷了近3年的空頭行情,外資法人本已持續撤出。但自今年9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與財政部等部門陸續推出一系列積極救市措施,推動陸股迅速反彈,吸引了一波外資入場短線操作。

莫姓經理人指出,這些外資法人很快地賺到10%至20%後,資金又快速撤出。也就是說,陸股這一波由增量救市措施帶動的多頭行情,似乎成了外資趁勢獲利了結的「提款機」。

他表示,在獲利了結後,這些外資法人對中國經濟前景普遍感到悲觀,且不認為官方推出的寬鬆貨幣或擴大財政支出能拉抬實體經濟,或是能刺激內需帶動經濟內循環,尤其是推出這麼多財政政策後,卻沒有給出放水規模的具體數據,「大家還是會比較謹慎一點」。

莫姓經理人認為,外資對中國明年的經濟前景,主要是關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對中國的殺傷力有多大?中國政府會不會放任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大貶到1比8以抵銷關稅衝擊?等到這些因素確認後,外資的動向才會明朗化。

莫姓經理人並透露,他的客戶都是中國企業負責人或高階主管,其中包括市值跌了8、9成的網路科技企業,這些人的財富來源多是自家公司的股價。而這些中國高淨值富人階級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更悲觀,也沒有因為官方推出一系列救市措施而轉為樂觀。

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指出,中國的經濟病灶(問題領域)較深,日前推出的這套增量政策組合拳,看來僅有曇花一現的效果,尤其資金放水規模不夠,加上年底耶誕節休假效應,外資熱錢目前不僅出場,還可能持續減碼或觀望到川普上台後。

但博威環球證券(Blackwell Global Securities)首席金融分析師聶振邦認為,「低買高賣」是股市獲利的不二法則,不應過度解讀為外資的投資信心低弱或對中國經濟悲觀。且陸股11月成交量比10月放大,因此斷言外資大量流出陸股或投資前景不佳,理由並不充分。

陸股 實體經濟 外資

延伸閱讀

立法院三讀通過財劃法 財政部: 衝擊中央財政、深表遺憾

美媒:輝達AI晶片如何流入中國 美國商務部要求調查

金融業瘋搶國債 美媒:足見中國經濟蕭條政策失信

遭爆將下屬企業當「提款機」 內蒙古官員涉貪133億元被處死

相關新聞

民進黨創黨元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 交流生技產業

大陸官媒12日一早報導,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率台灣生技產業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

華為發表Pura 80手機 搭載史上最貴相機模組

華為11日發表旗艦手機Pura 80,P系列主打影像功能,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表會上表示,P80系列搭載「史上最...

台灣6.4強震...大陸福建震感強烈 傳數百中學生緊急撤離

台灣東部海域今晚7時發生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30.9公里,不少大陸網友說,福建震感強烈,例如莆田地區,有網友貼出影片...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要搶占先發優勢

大陸支付機構競相海外「拿牌」 ,包括跨境支付機構杭州乒乓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PingPong),以及移卡有限公司(簡稱...

陸工業企業利潤躍進 裝備、高技術製造業成增長引擎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7)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3%,較3月加快0.4個百分點,創年內最高增速,...

純電車戰略調整?傳BMW在陸調高燃油車預估量

BMW中國(陸稱寶馬中國)傳出對其純電車型的未來預估量進行調整,以避免新世代電動車在終端市場上出現價格失據的情況。調整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