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死囚黃麟凱昨伏法 唯一女死囚「驚世媳婦」反應曝光

韓職/網傳李珠珢「來台時間點」這球隊急辦1證件被翻出

桌宴價位曝光!黃仁勳、魏哲家在「這」吃午餐 談話內容揭曉

華為「天才少年」助力Mate60 超狂技術領先蘋果內幕曝光

華為在2023年的 Mate60 系列旗艦手機中,首發民用手機衛星通話功能,讓蘋果緊跟華為的腳步,也推出支持衛星通信的iPhone 14系列。圖為Mate 60手機在2023年上市。路透
華為在2023年的 Mate60 系列旗艦手機中,首發民用手機衛星通話功能,讓蘋果緊跟華為的腳步,也推出支持衛星通信的iPhone 14系列。圖為Mate 60手機在2023年上市。路透

華為在2023年的 Mate60 系列旗艦手機中,首發民用手機衛星通話功能,讓蘋果緊跟華為的腳步,也推出支持衛星通信的iPhone 14系列,目前衛星通話已逐步覆蓋到各大大陸國產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中。

其中手機搭載衛星通話功能,是自家「天才少年」的傑作,華為心聲社區發布長文「掰掉衛星電話的外置天線,華為『天才少年』助力 Mate 捅破天」,透露關於 Mate60 衛星通話技術實裝的歷程。

IT之家報導,文章提到,27 歲的孫利濱,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畢業,博士期間一直專注於移動終端天線的研究,在與華為的合作項目中應用成果突出。獲得「天才少年」聘用後,入職華為,和團隊用 2 年時間完成了「手機衛星通話」這項填補業界研究空白的突破,成為 2023 年終端 BG 十大發明之一。

孫利濱在文中透露,他在 2021 年 7 月入職華為時,公司在 Mate50 上剛剛完成了衛星短消息功能的技術規劃和功能開發驗證。根據內部評估,若要進一步實現衛星通話,則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提升天線性能 ,需要將天線增益提高 9 至 10 分貝(dB),這被認為是「世紀大難題」。

孫利濱和團隊打破常規的天線設計思路,另闢蹊徑,提出了圓極化手機天線的設計範式,並提出了採用 X 模式天線在手機上實現圓極化設計的天線方案,並在 2022 年 3 月成功進行首次衛星通話演示。

孫利濱坦言專案一開始,看好衛星通話作為賣點的人是少數。終端評判一個功能的價值,底層邏輯是有多少人用。因為萬一被打上可能整個手機生命周期都沒人用的標籤,他們接下來去推進每一件事都非常困難。這不僅涉及產品與晶片的節奏匹配,他們一度還被說可能趕不上 Mate60 這趟車。

孫利濱指出,若等到下一代產品,華為很可能會被友商趕超,於是找到了一個機會,趁華為終端 BG 總裁餘承東到上海,向他匯報。「我們帶來了給電信商展示的天線,選了位於東方萬國 12 樓的會議室,會議室的窗戶正好對著衛星的方向,而且 12 樓比較空曠。我們在匯報中穿插了衛星通話的展示。」

孫利濱表示,余總看完效果,會上直接就拍板了,這是一個關鍵里程碑,最終決策在 Mate60 系列手機上落地衛星通話功能。

華為 蘋果 衛星

延伸閱讀

兆利11月營收月增51% 出貨動能強

小米手機11月新機啟動量中國第一超過華為、蘋果

台製元件最快2027年搭英共乘衛星 進行太空環境驗測

日本民間火箭搭載台灣衛星和佛像 12月14日挑戰升空

相關新聞

避川普關稅大棒 陸去年出口創高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本月重返白宮前,大陸官方昨公布最新外貿數據,去年出口規模首次突破人民幣廿五兆元,創下新高,尤其年末出口強...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高薪是半導體公司吸引人才的武器,以往中國大陸不少半導體公司動輒開出數倍薪資挖角,範圍包括台灣、南韓甚至美國,不過有大陸財...

年關近金廈小三通跑單幫亂象頻傳「國門蒙羞」引熱議

民眾搶買年貨帶動金廈小三通的邊境貿易熱潮,不少人利用小三通跑單幫賺取豐厚利潤,也衍生的亂象卻引發民怨。社群媒體今天熱傳一...

美公告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 微信首次被移除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8日發布《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2024 Review of Notorious...

AI算力縮水29% 輝達發布陸版RTX 5090D顯示卡

輝達(NVIDIA)7日發布RTX 50系列顯卡,也推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大陸特供版旗艦顯卡RTX 5090 D,將...

救股市 陸禁大型基金拋售股票

中國大陸股市在二○二五年開局首周表現不佳,上交所、深交所近日約見外資機構,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之際,路透引述消息指,大陸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