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疑天雨路滑…台62線快速道路小貨車翻覆摔爛 傷亡不明搶救中

為和平不得不犧牲?俄致命空襲首都後 基輔市長:烏恐須領土讓步

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力 10月規上工業利潤年減10%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0%,降幅較9月大幅收窄17.1個百分點。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年減4.3%。新華社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0%,降幅較9月大幅收窄17.1個百分點。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年減4.3%。新華社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0%,降幅較9月大幅收窄17.1個百分點。今年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年減4.3%。

大陸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解讀,10月隨著存量政策及一攬子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持續顯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穩定增長,企業利潤當月降幅明顯收窄。多數行業盈利較上月好轉,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等新動能支撐作用較強,原材料製造業和消費品製造業利潤降幅大幅收窄。

所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營收在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即大型工業企業。

工業企業當月營收和利潤降幅收窄。前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年增1.9%,延續增長態勢,企業利潤年減4.3%。從當月看,10月受工業生產穩定增長、產銷銜接水準回升帶動,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年減0.2%,降幅較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營收恢復帶動企業利潤改善,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減10.0%,降幅較9月大幅收窄17.1個百分點。

超六成行業盈利較上月好轉,製造業最為明顯。10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7個行業利潤年增率較9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占比超過六成。三大門類中,製造業帶動工業企業利潤改善作用明顯,10月製造業利潤降幅較9月大幅收窄22.3個百分點,帶動規上工業利潤降幅較9月收窄17.8個百分點。

不同類型企業利潤均有回升。隨著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各類經營主體效益持續好轉。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股份制、私營和國有控股企業利潤降幅,較9月分別收窄27.7個、14.4個、14.3個和10.9個百分點;大、中、小型企業利潤降幅分別收窄27.1個、4.6個和1.5個百分點。

裝備製造業利潤由降轉增。10月裝備製造業利潤年增4.5%,當月增速由負轉正,為規上工業利潤改善提供重要支撐。從行業看,裝備製造業的8個行業中有7個行業利潤較9月由降轉增或降幅收窄,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電子、專用設備等行業利潤由降轉增,當月分別年增63.1%、19.6%、3.8%;金屬製品、通用設備和汽車行業利潤降幅收窄,較9月分別收窄32.6個、11.9個和11.4個百分點。

原材料製造業和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好轉。隨著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境內消費需求平穩恢復,加上工業品出口持續增長,原材料製造業和消費品製造業利潤有所改善。10月原材料製造業和消費品製造業利潤降幅較9月份分別收窄27.7個和20.4個百分點。

材料 車行

延伸閱讀

台積電前董座劉德音 與柏克萊校長討論籌組智庫

國泰世華攜手多元產業 打造亞洲首例「永續連結薪轉」創新方案

光聖10月每股賺1.31元

加百裕10月 EPS -0.12元 濱川-0.4元

相關新聞

「重創緬北電詐集團」 緬甸移交920多名電信詐騙嫌犯給大陸

大陸公安部微信公眾號23日稱,近日,緬甸執法部門將前期在緬撣邦南部當陽、勐休等地抓獲的920多名陸籍涉詐犯罪嫌犯,透過雲...

關稅已達245%?陸外交部連2天發聲:再玩數字遊戲將不予理會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白宮15日一份針對232條款的相關事實清單(fact sheet)中提到,由於大陸採取報復行動,...

白宮指中國關稅上看245% 中國外交部:無實際意義

針對美國白宮表示,中國輸美商品已面臨最高245%的關稅,中國外交部今天上午以未署名的發言人表示,美方對中輪番加徵關稅已經...

小米SU7車禍引關注 陸新規要求「電動車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小米SU7電動車日前在大陸高速公路爆燃事件導致3名乘客喪命,受到高度關注。電動車安全標準成為大陸汽車工業最急迫的優先事項...

陸發布萬字白皮書談中美經貿後…央視再「駁斥美方十大謬論」

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104%關稅在9日生效後,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隨即發布近3萬字《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

美對等關稅衝擊全球 陸在WTO會議抨擊:開錯方、吃錯藥

世界貿易組織(WTO)9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貨物貿易理事會(Council for Trade in Goods, CTG...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