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機組員都敢偷!空服員揭竊賊手法:登機前後都有潛在危機

MLB/「爸」氣來了!大谷翔平狂掃3長打 道奇2位赫南德茲開砲致勝

星期人物/教宗辭世交接期 攬權的法雷爾樞機接班有望?

微軟總裁、OpenAI都表態:中迎頭趕上 AI競賽將贏歐美

OpenAI與微軟近日都對中國的快速科技發展提出擔憂,呼籲美國政府應加大力道投入資源,不然恐怕會被中國超越。圖為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9月在杭州舉行,觀眾在收聽AI生成的音樂。(新華社)
OpenAI與微軟近日都對中國的快速科技發展提出擔憂,呼籲美國政府應加大力道投入資源,不然恐怕會被中國超越。圖為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9月在杭州舉行,觀眾在收聽AI生成的音樂。(新華社)

中國科技發展迅速,引發美國擔心被超越的憂慮。微軟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坦言,西方不應認為中國在科技發展領域落後於美國和歐洲,事實上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接近或者說正迎頭趕上西方水平。OpenAI也呼籲美國政府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資金和資源注入」支持AI行業,否則恐將輸中國。

綜合觀察者網、香港01等媒體報導,史密斯直言,「有一種危險在於,不去中國的人常常想當然以為中國是落後的。可以一旦你去到那裡,他們所做的一切會令你印象深刻。」他強調,西方不應認為中國在科技發展領域落後於美國和歐洲,事實上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接近或者說正迎頭趕上西方水平。

他指出,中美會在較長時間內進行科技競爭,歐美公司如果想要推動經濟增長,則需要在人工智能AI方面取得突破,才能保持競爭力,否則會輸給中國。

史密斯認為,未來中國和美國企業仍將在人工智慧等技術上展開競爭。他敦促美國和歐洲公司合作,利用人工智慧發展經濟,並將這種技術帶到世界其他地區。 「我們應該加快步伐,這對美國有好處,對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好處。」

在談及美國新政府「是否會導致與中國的貿易和技術轉移變得更具挑戰性」時,史密斯說,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他預計某些技術會遷往中國,但這些事宜無法由科技公司自行決定,「只有我們提供的服務是中方所希望的,並且美國政府允許我們把服務帶到那裡,我們才能在中國開展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華盛頓智庫美國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TIF)今年9月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遏制中國人工智慧進步的意圖「不太可能成功」。因為當前中國正設法繞過華盛頓的出口限制,培養本土創新,迅速挑戰美國在該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

華盛頓郵報報導,OpenAI近日發布一項提案,呼籲美國政府建立監管較少的特別經濟區,讓資金、人才和關鍵物資順利跨越國界,允許美國盟友合作支持AI行業發展。OpenAI在文件中表示,如果沒有政府投資,美國將失去對中國等競爭對手的技術優勢。「我們需要大膽思考、大膽行動、大膽建設。這決定了一個國家在技術創新方面是領先還是落後,往往會對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產生深遠影響。」

OpenAI 史密斯 微軟

延伸閱讀

美媒:起訴川普檢察官面臨報復 將辭職解散團隊

勝選後 川普有望從官司中脫身?

狂人回歸會如何?川普承諾當選後要做這8件事

美司法部急轉彎!特別檢察官打算「逐步結束」川普聯邦官司

相關新聞

陸擬適時降準降息 穩外貿增消費

因應關稅戰,中共中央政治局昨天召開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和工作,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提到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

「重創緬北電詐集團」 緬甸移交920多名電信詐騙嫌犯給大陸

大陸公安部微信公眾號23日稱,近日,緬甸執法部門將前期在緬撣邦南部當陽、勐休等地抓獲的920多名陸籍涉詐犯罪嫌犯,透過雲...

關稅已達245%?陸外交部連2天發聲:再玩數字遊戲將不予理會

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美國白宮15日一份針對232條款的相關事實清單(fact sheet)中提到,由於大陸採取報復行動,...

白宮指中國關稅上看245% 中國外交部:無實際意義

針對美國白宮表示,中國輸美商品已面臨最高245%的關稅,中國外交部今天上午以未署名的發言人表示,美方對中輪番加徵關稅已經...

小米SU7車禍引關注 陸新規要求「電動車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小米SU7電動車日前在大陸高速公路爆燃事件導致3名乘客喪命,受到高度關注。電動車安全標準成為大陸汽車工業最急迫的優先事項...

陸發布萬字白皮書談中美經貿後…央視再「駁斥美方十大謬論」

美國對中國大陸加徵104%關稅在9日生效後,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隨即發布近3萬字《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