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成熟製程擴產價格鬆動 打亂代工供需衝擊台廠
大陸各家晶圓代工廠第3季財報陸續公布,部分企業成熟製程產能增長顯著,加上國產替代政策影響,導致成熟製程代工的供需失調,繼而影響到包含台灣在內等其他地區晶圓代工廠的利潤。
第一財經梳理第3季以成熟製程為主的晶圓廠財報發現,大陸廠商中芯國際、華虹、晶合集成、芯聯集成等第3季淨利顯著增長,然而台廠聯電(2303)、力積電(6770)、美廠格芯淨利年增率出現明顯下滑。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
大陸晶圓代工雙雄中芯國際與華虹財報亮麗,中芯國際第3季營收21.71億美元,創單季最高,淨利1.49億美元,年增58.3%;華虹第3季營收5.26億美元,年減7.4%,但淨利4,481萬美元,年增226.6%。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兩家大陸代工廠產能持續上升,且產能利用率攀高。第3季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達90.4%,季增率和年增率增長明顯。華虹第3季產能利用率更達到105.3%,處於超負荷運轉,其中8吋產能利用率為113%,12吋產能利用率為98.5%。
與此同時,台廠聯電的第3季產能利用率落在71%,且連續七季產能利用率在七成左右;格芯高管日前在財報會上談及,公司目前產能利用率還處於70%左右,預計未來會好轉。
中芯國際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近期在財報會議上指出,隨著前年和去年新廠投入建設,大陸成熟製程產能一直處於擴張狀態。「由於新代工廠正開設出來,現在和明年的產能可能還處於供過於求狀態,繼而帶來價格鬆動。」
「宏觀經濟還沒有好過來,半導體行業還未完全復甦,所以這個時候產能過剩很正常。」趙海軍表示,「未來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話,產能利用率應該在85%及以上。」
集邦諮詢在10月下旬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前十大成熟製程代工廠的產能將提升6%,其中大陸晶圓代工廠將成為成熟製程增量主力。
集邦諮詢分析師鐘映廷表示,在2024年下半年手機、筆記型電腦等新品推動供應鏈備貨需求,及大陸國產化生產趨勢的影響下,2024年中國大陸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正逐季回升,但同時也有一系列新增產能的投放,產能仍面臨價格壓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