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定案 大陸人大常委會通過45兆元化解地方債

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8日表示,從2024年開始,大陸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款債券安排人民幣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人民幣4兆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人民幣6兆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人民幣10兆元。(中國網/提供)
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8日表示,從2024年開始,大陸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款債券安排人民幣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人民幣4兆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人民幣6兆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人民幣10兆元。(中國網/提供)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8日審議通過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人民幣6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此外加上新增地方政府專款債券可置換隱性債務人民幣4兆元,總計人民幣10兆元(新台幣45兆元)。

大陸財政部部長藍佛安8日表示,從2024年開始,大陸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款債券安排人民幣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人民幣4兆元。

藍佛安進一步指出,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人民幣6兆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人民幣10兆元(新台幣45兆元)。同時也明確,2029年及以後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人民幣2兆元,仍以原合約償還。

藍佛安表示,政策協同發力後,2028年以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人民幣14.3兆元大幅下降至人民幣2.3兆元,化債壓力大減。

新華社報導,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在北京閉幕,包括通過「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人民幣6兆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大陸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宏才表示,議案提出,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案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三年實施。依此安排,2024年底地方政府專案債務限額,將由人民幣29.52兆元(新台幣132.8兆元)增加到人民幣35.52兆元(新台幣159.8兆元)。

許宏才表示,議案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國務院財政部門將按程序盡早下達分地區限額,地方政府將依法做好債券置換工作,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將依法做好監督工作。

大陸人大常委會11月4日至8日舉行會議,投資界一直關注這次會議,將為大陸財政刺激規模定調。彭博經濟學家預計,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重組將是重頭戲,債務置換方案的規模可能在人民幣6兆至10兆元。

彭博報導指出,根據中債數據計算,前10個月月均政府債發行規模約人民幣1.8兆元;考慮年初兩會確定的2024年新增債務額度和特殊再融資債發行等因素,年內剩餘兩個月還有約人民幣1.1兆元政府債待發,按照今年的月均供給規模,新增供給只要不顯著高於人民幣2.5兆元,對債市的影響應可控。

法國興業銀行駐香港首席亞洲宏觀策略師Kiyong Seong表示,市場可能需要超過人民幣3兆元的額外債券供給才會出現拋售。他又說,鑑於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預計大陸財政刺激規模不會立即擴大。相反,預計會有更多的前瞻性指引,這可能無法滿足市場預期。

人大常委會 人民幣 債務

延伸閱讀

大陸南京發現三國東吳重臣張昭墓 兩方「金印」助認定墓主身份

一夜暴富?大陸浙江女家中古幣被鑒定值「220 萬元」 成交時卻傻眼

英藥企AZ中國高層涉走私未上市癌症藥被捕 百名員工涉騙保已入獄

影/航警局偵破大陸走私偽造車牌 主嫌屏東落網

相關新聞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7.27 貶至逾4個月新低

美元走強導致2日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CNY)跌破7.27,收跌374個基點,創逾四個月新低,中場最低曾來到7.2724。

大陸貴州從江縣發生翻船事故 8人死亡

大陸貴州省從江縣發生一起翻船事故,造成八人死亡。

川普勝選後 比亞迪建廠計劃令墨西哥進退兩難

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墨西哥官員現在擔心,批准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在該國建廠會激怒川普。墨西哥對中國投資的擔憂,...

德州州長下令德州各機構斷絕與中國的投資關係 禁止任何新的投資

據美國德州州長辦公室網站消息,德州州長艾伯特致函給德州所屬各州機構,指示他們從來自中國的創投撤資。艾伯特命令德州機構盡快...

美USCC建議 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儘管最後一次「拜習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願與美國繼續合作,但隨著川普即將上任,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

大陸賣美債 連三月減持 日本同步減倉619億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大陸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債,2024年9月持有美債7,720億美元,月減26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