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北剛退休就中1億大獎!瞞妻5年亂投資 資產砍半超悔恨:我太愚蠢

世報專訪╱百歲王鼎鈞:如此這般 貫徹始終成作家

大陸50餘城推房市優化政策 多地商品房銷量走高

大陸自9月底來,多地陸續推出房地產優化調整政策,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稱,多地看房量、到訪量大幅上升。經統計,展開促銷活動的城市普遍反應,「十一」假期來,參加促銷的大部分項目到訪量年增50%以上。圖/取自新浪新聞微博
大陸自9月底來,多地陸續推出房地產優化調整政策,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稱,多地看房量、到訪量大幅上升。經統計,展開促銷活動的城市普遍反應,「十一」假期來,參加促銷的大部分項目到訪量年增50%以上。圖/取自新浪新聞微博

大陸自9月底來,多地陸續推出房地產優化調整政策。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5日指出,市場積極反應。在目前「十一」長假期間,反映購屋意願的看房量、到訪量大幅上升,多地商品房銷售出現不同程度成長。經統計,展開促銷活動的城市普遍反應,「十一」假期以來,參加促銷的大部分項目到訪量年增50%以上。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自今年進入9月以後,大陸各地陸續推出救市政策。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截至10月4日,已有2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30餘個城市,安排開展金秋促銷季、住(房)博會、雲展廳、直播看房等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商品房促銷及同步宣傳、政策解讀等活動。

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舉例,如湖北、廣西等省區組織的全省範圍金秋購房促銷季活動,哈爾濱、昆明、大同、紹興、汕頭等城市安排房企薈萃嘉年華、房展會、推介會等各種形式的促銷活動。而在各地的安排下,1,000餘家房企的近2,000個項目(樓盤)參加各地促銷,多地售樓處「十一」黃金周不放假、不打烊,開展折扣、優惠券、贈購屋權益、限時優惠等活動。

另,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表示,多地看房量、到訪量大幅上升。經統計,展開促銷活動的城市普遍反應,「十一」假期來,參加促銷的大部分項目到訪量年增50%以上,如10月1日至3日午間,北京市新房帶看量年增92.5%、認購量提高2倍,二手房帶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04.1%。廣州部分樓盤日到訪量超過150批,較平時增加200%。

同時,中國指數研究院(四川)初步統計顯示,四川省抽樣調查項目到訪量較節前平均增加70%,成交轉換率較節前平均增加140%。

此外,據大陸房屋城鄉建設部初步統計,9月30日至10月4日,貴州省共銷售商品住房13.75萬平方公尺(1,187套)、年增44.3%,成交金額為人民幣7.54億元、年增54.2%;黑龍江大慶市銷售156套,較去年成長254%。

與此同時,在大陸四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於10月1日前調整住房限購等政策措施的同時,近期重慶、四川、廣東、湖北、雲南等1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也推出省級層級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政策文件,武漢、南昌、合肥、廣元等50餘個城市也推出本市房地產市場優化政策。

房地產 看房

延伸閱讀

陸十一假期頭4日 上海浦東機場入境外籍人員年增73%

在中國市場銷量大幅下滑!Volkswagen計畫減產並關閉南京廠

日系車在中國陷入銷售苦戰!Suzuki、Toyota重心將轉戰印度市場

加大金融反腐! 大陸金融系统今年共計已75人遭查

相關新聞

海底撈「小便門」10倍賠償到帳 同桌吃飯的朋友卻翻臉了

上個月24日,兩名17歲男子在「海底撈」上海外灘用餐後向火鍋裡小解引發軒然大波。海底撈3月12日宣布,對2月24日零時至...

美擬對中國船隻收取高額停泊費 中國船東協會:違反國際規則及美法律

路透社報導,據路透社週四看到的一份聲明稱,中國船東協會反對美國提出的對擁有或訂購中國船隻的遠洋貨運公司徵收高額港口進入費...

大陸2月製造業PMI創3個月新高 學者:受政策預期、關稅戰急單影響

大陸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並創3個月新高。...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會晤民營企業,參與會議的企業家陣容受矚。座位安排上,王傳福和雷軍中間有一位坐姿特別的企業家,他微...

微信攜13億用戶 接入DeepSeek

大陸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開發的AI模型轟動全球,陸企紛接入應用,大陸最大通訊軟體「微信」也正透過灰度測試...

大企業改用AI 陸失業率將加劇

DeepSeek橫空出世後,中國企業紛紛宣布接入應用,引發AI替代人工的職場恐慌,甚至有企業傳出裁掉百分之九十五的客服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