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宮崎震完2025年還有?專家示警日本四地區「出現大地震前兆」

公司幫還學貸、給房屋津貼 日本Z世代為何這麼好命?

教養不平等/不打不罵好難 正向教養成菁英父母專利?

陸推「首來族」免門票 海基會搬「社會信用系統」示警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以「社會信用」系統示警大陸對台首來族免門票等措施。(記者廖士鋒/攝影)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以「社會信用」系統示警大陸對台首來族免門票等措施。(記者廖士鋒/攝影)

大陸國台辦日前宣布1200多個景區將對台灣「首來族」免門票優惠,對此海基會解讀這是把首來族作為「統戰重點對象」,更提醒大陸「社會信用評分」的風險,但海基會也坦承,目前不知道台灣民眾有沒有被列入社會信用系統裡面。

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4日下午就大陸開放首來族免門票措施指出,大陸針對台灣的首來族年輕人作為他們統戰的重點對象,會以各種新科技、新建築、很多的落地招待等等來吸引台灣的年輕人過去參訪、交流或是實習,「我們同樣提醒大家要非常非常小心」。

他指出,過去如果只是短暫的交流,當然回來比較沒有問題,如果長期有工作機會,大陸經濟下行,這些好的工作機會比例都不高,「不要輕易相信」。

再者,他表示,不管是去短期的旅遊或是準備在那邊落地工作,「他們都會希望你個人的手機、台胞證跟你的信用卡這些全部綁在一起」,羅文嘉強調,要提醒大家,大陸自從在2020年開始實施了「社會信用評比」系統,任何個人行動電話、行動支付、網路的相關帳號,一旦登錄之後,「它整個會在中國大陸整個監視中央控制一體的監視系統內,所謂社會信用評等這個體系內,他可以隨時掌握你的社會行為,商業行為和網路行為三大行為」,網路行為就是瀏覽了哪些網站、跟哪些人保持聯絡、購買哪些東西等。

羅文嘉表示,任何事情都會登錄資料,「這些社會信用系統,如果你有一些不良記錄,就會被列入所謂黑名單,2020年的時候,整個中國大陸不過570萬人被列為黑名單,到今年6月為止已經有840萬人被列為信用社會信用系統黑名單」。一旦被列為黑名單之後,會有很多生活上的影響。

本報記者詢問,目前海基會是不是有評估台灣人去大陸會被納入社會信用制度的評分裡面?是否有這樣子的跡象或者具體的動作?

羅文嘉則表示,「我們目前不知道對岸官方有沒有把台灣去那邊的任何人納入到他們的體系裡頭,我目前不知道,我想如果有可能暫時也不會讓我們知道」。

但是羅文嘉強調,根據「技術」的容易性、推廣性,即使離開中國大陸回到台灣,「他(對岸)對你在網路上的所有行為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掌握,沒有任何的困難跟問題」。羅文嘉表示,「有時候我們以為離開中國大陸,他就監視不到我,但是你的所有回到台灣之後,由於你已經登錄了,你所有的數位足跡都會被記錄下來,而且可能是及時的透過雲端上傳到資料庫去」。

此外,就大陸景區開放首來族免票,是否會認定是接受大陸「招待」,羅文嘉說,對岸針對台灣的年輕人進行相當多次的統戰行為,今年的暑假7、8月特別盛行,如果是台灣的年輕人自己過去自由旅行,當然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其實很多是透過中共各地方的台辦或地方政府辦的落地招待。

他強調,「人家經濟這麼困難,政府都快發不出薪水,各地方政府連公務員薪水都發不出來,還能拿大筆錢要台灣年輕人去那邊吃喝玩樂參訪,那其用意何在?就不難知道了」。

信用 年輕人 羅文嘉

延伸閱讀

22歲郭男赴陸被拘禁 海基會:目前人在天津

海基會:去年來接獲77件赴陸失聯案件 郭男被囚於天津

羅文嘉拜會解釋預算 牛煦庭:海基會民間色彩不能少

22歲高雄男在陸失聯 海基會:已傳真給海協會仍未回應

相關新聞

避川普關稅大棒 陸去年出口創高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本月重返白宮前,大陸官方昨公布最新外貿數據,去年出口規模首次突破人民幣廿五兆元,創下新高,尤其年末出口強...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高薪是半導體公司吸引人才的武器,以往中國大陸不少半導體公司動輒開出數倍薪資挖角,範圍包括台灣、南韓甚至美國,不過有大陸財...

年關近金廈小三通跑單幫亂象頻傳「國門蒙羞」引熱議

民眾搶買年貨帶動金廈小三通的邊境貿易熱潮,不少人利用小三通跑單幫賺取豐厚利潤,也衍生的亂象卻引發民怨。社群媒體今天熱傳一...

美公告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 微信首次被移除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8日發布《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2024 Review of Notorious...

AI算力縮水29% 輝達發布陸版RTX 5090D顯示卡

輝達(NVIDIA)7日發布RTX 50系列顯卡,也推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大陸特供版旗艦顯卡RTX 5090 D,將...

救股市 陸禁大型基金拋售股票

中國大陸股市在二○二五年開局首周表現不佳,上交所、深交所近日約見外資機構,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之際,路透引述消息指,大陸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