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住蘇聯?川普「大清洗」各機關1類部門 再威脅未舉報抗命者下場慘

精舍推車運屍疑凌虐命案 吳姓女住持3人交保...限制出境科技監控

港人喜到深圳消費 學者:大灣區融合自然現象

香港消費市場近年不振,原因是港人喜歡到中國大陸深圳消費;有學者認為,港人熱衷北上到深圳消費是經濟學上的自然現象,沒什麼好擔憂,只要香港提升自身不足,自然會有生意做。

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說,港人喜歡到深圳消費,這是「水向低流」的經濟自然現象,消費者到那裡消費,是他們的選擇。如果深圳的服務較好,價格又便宜,他們自然會作出選擇。

對於外界覺得香港消費市場已被深圳奪去,他指出,根據官方統計,目前每月大概有數百萬港人北上到大陸消費,平均下來,問題不是很嚴重,不會帶來太大影響,還是有港人會留港消費。

前往深圳消費的人,也以特定地方居多,比如靠近深圳的新界北部,前往深圳消費的人就較多。

他說,除了深圳,港人也會前往日本和南韓等國家消費,當中涉及美元強勁、港幣匯率較高,以致當地消費相對便宜等因素;港人前往這些國家消費,也是自然現象。

對於這是否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後所產生的後遺症,麥萃才說,大灣區融合是必然趨勢,每項政策都有正反面,港人北上到深圳消費之餘,也有大批大陸旅客來港消費,而當前訪港的陸客數量並不少,只是他們的消費模式與早年有所不同,大都盡量節省金錢。

他認為,當前香港所面對的這種消費情況將會是常態,但市場本身會自行調節,比如「你服務不好,客人自然會改到其他地方去」,過程中就會有些商店被淘汰,競爭減少。再者,本地好的餐館,照樣是人來人往,生意旺盛。

事實上,在多了港人光顧之下,目前深圳某些餐飲店的價格開始漲價,問題也開始浮現。

麥萃才認為,對於香港來說,目前消費市場所出現的現象只是「陣痛」。他強調,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整體上對香港有利,只是香港在此過程中「分得多些或少些」。

他表示,香港面對「陣痛」,也只能透過提升自身不足來解決,比如服務不好,就提升服務品質;大灣區融合是一定會發生的事,香港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優勢,有何不足就參考和學習別人的做法。

比如,大家都說香港餐飲業服務不好,原因是人手不足,既然人手不足,就可以考慮輸入外勞,學習澳門輸入外勞的做法。

他說,香港不能畫地自限,要與大灣區融合,融合會帶來好處,比如大灣區其他城市消費便宜,香港老人到這些城市養老,可以正面獲益。

深圳 香港

延伸閱讀

有紀錄以來最熱中秋節!香港今正午氣溫33.8度

高雄推動國際觀光 香江遊客首選

首8月訪港旅客近3000萬人次增45% 非內地客升63%

每5名來台港人1人住宿高雄 今年比去年同期成長59%

相關新聞

黃仁勳京滬年會戴AI眼鏡大跳APT. 員工們激動到尖叫呐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出席輝達在北京、上海分公司的年會盛典。有輝達員工將黃仁勳與員工在舞台上一起跳APT.的影片放在網路...

調查:半數美國在陸企業憂中美關係惡化 比例創新高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的年度調查顯示,51%的受訪者對美中關係未來惡化感到擔憂,這一比例達到了五年來的...

避川普關稅大棒 陸去年出口創高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本月重返白宮前,大陸官方昨公布最新外貿數據,去年出口規模首次突破人民幣廿五兆元,創下新高,尤其年末出口強...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高薪是半導體公司吸引人才的武器,以往中國大陸不少半導體公司動輒開出數倍薪資挖角,範圍包括台灣、南韓甚至美國,不過有大陸財...

年關近金廈小三通跑單幫亂象頻傳「國門蒙羞」引熱議

民眾搶買年貨帶動金廈小三通的邊境貿易熱潮,不少人利用小三通跑單幫賺取豐厚利潤,也衍生的亂象卻引發民怨。社群媒體今天熱傳一...

美公告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 微信首次被移除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8日發布《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2024 Review of Notorious...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