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若消除「通縮」 分析師籲2年內端出45兆資金刺激

大陸經濟自去年以來一直備受通貨緊縮的困擾。這讓投行經濟學家警告,通縮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大陸需要在未來兩年花費最高達人民幣10兆元的資金刺激,以使經濟實現通貨再膨脹並恢復可持續成長。圖為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記者林宸誼/攝影
大陸經濟自去年以來一直備受通貨緊縮的困擾。這讓投行經濟學家警告,通縮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大陸需要在未來兩年花費最高達人民幣10兆元的資金刺激,以使經濟實現通貨再膨脹並恢復可持續成長。圖為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記者林宸誼/攝影

大陸經濟自去年以來一直備受通貨緊縮的困擾,尤其9日公布的數據證實,在收入下滑之際,除食品價格外,經濟中大部分領域的消費價格幾無成長。這讓投行經濟學家警告,通縮問題正變得越來越緊迫,大陸需要在未來兩年花費最高達人民幣10兆元(新台幣45兆元)的資金刺激,以使經濟實現通貨再膨脹並恢復可持續成長。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經濟學家們表示,這一刺激規模將是大陸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實施人民幣4兆元刺激計劃的2.5倍,而且需要以社會福利支出的形式直接針對家庭,而不是進行投資和投入基礎設施。

他們警告,這個問題已變得更加急迫,因為通縮若變得更根深蒂固,過刺激措施消除通縮的成本就越高。他們估計的刺激規模,凸顯大陸決策人士在重振經濟成長時所面臨的挑戰。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說:「通縮的時間越長,通貨再膨脹所需的刺激規模就越大。」高盛表示,由於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大陸家庭已削減支出並增加儲蓄;第2季經季節調整的大陸家庭儲蓄率約31%。

為了因應疲弱的消費信心,大陸當局向工業部門投入資金,依靠製造業和出偶來維持經濟發展,而房地產業則因未出售房屋供過於求而面臨困境,但這也增加需求低迷時期消費品的供應,導致通縮加劇。

大陸當局今年設定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5%,但經濟學家指出,通縮壓力已對名目成長率造成衝擊,削弱企業獲利,並導致企業裁員和減薪。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在過去23個月一直處於萎縮區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處於微增情況,顯示通縮壓力徘徊不去。

邢自強指出,在樂觀的情況下,大陸當局可能在2年內發行人民幣10兆元的刺激基金,其中人民幣7兆元用於提高2.5億農民工社福支出,其餘人民幣3兆元將用於加速大量庫存房屋的銷售和穩定房價。

邢自強估算,這需要大陸擴大預算赤字,每年從占GDP的11%增至14%,但這將消除通縮壓力,並推動未來幾名名目成長率超過5%;若維持現狀,通縮壓力將導致今明2年實質成長率降至4%左右。

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認為,大陸需要人民幣3兆元來穩定房市,還需要人民幣1兆元用於資助資金短缺的地方政府,之後政府可進行急需的社福改革,例如提高失業保險。

Gavekal中國研究副主任貝多爾(Chris Beddor)表示,大陸需要向家庭直接轉移人民幣3兆元至8兆元,已將家庭消費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麥格理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指出,大陸通貨再膨脹的資金需求達人民幣5兆元至10兆元,這是合理的預估。匯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也認為,人民幣5兆元將是大陸穩定物價的基準數字。

人民幣 成長率 經濟發展

延伸閱讀

渝台周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喊話開放台灣金融業進駐大陸

國際客不來 陸廣邀美旅遊業考察

內需疲軟 陸8月進口年增0.5%

陸出口升溫 衝17個月新高

相關新聞

訂貨太少 小米15鑽石限定版手機被搶光

小米15鑽石限定版手機被搶購一空,小米董事長雷軍6日提及小米15鑽石限定版時說:「我們訂貨太少,很快就售罄。」,雷軍強調...

離岸人民幣夜盤大跌千點破7.2的三個月低點

在川普宣布勝選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6日夜盤大跌千點,並跌破7.2關口,來到三個月新低。

華為前3季淨利潤下降13.8% 任正非:還在掙扎中

中國媒體報導,華為日前公布最新的財務報表顯示,今年前3季華為的淨利潤年降13.8%。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最近一次講話中表示...

受AI伺服器需求強勁 工業富聯第3季大賺288億

鴻海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30日發布第三季財報,受AI伺服器需求強勁,雲計算營收持續創高影響,淨利潤達人民幣64....

超越英法諧和號客機!大陸超4倍音速機首飛 未來哈爾濱至三亞僅1小時

大陸超音速飛行技術再邁新里程碑。總部位於成都的四川淩空天行科技,日前成功完成「雲行」系列超音速飛機驗證機的首次試飛,考核...

中國自動駕駛公司出現上市潮 小馬智行赴美IPO

在政策支持及高額研發費用的需求下,中國自動駕駛公司正展開一輪上市潮。其中,小馬智行今天向美國證管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有望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