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避免遭報復!川普揚言列「敵人清單」 拜登趕卸任前赦免這群人

並未如預期般復甦…金融時報:大陸經濟疲弱 奢侈品銷售下跌

中國經濟疲弱影響內需,很多民眾減少購買奢侈品,不少跨國品牌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收益均下跌,如知名汽車品牌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年減約1/3。圖為奢侈品牌愛馬仕門市。路透
中國經濟疲弱影響內需,很多民眾減少購買奢侈品,不少跨國品牌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收益均下跌,如知名汽車品牌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年減約1/3。圖為奢侈品牌愛馬仕門市。路透

中國經濟疲弱影響內需,很多民眾減少購買奢侈品,不少跨國品牌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收益均下跌,如知名汽車品牌保時捷在中國的銷量年減約1/3。有國際美妝品牌高層直言,中國是全球惟一一個消費信心仍很低迷的地方。

英國金融時報11日報導,自2021年底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下滑,房價也一直下跌;中國政府解除疫情封鎖措施後,疲軟的房地產市場削弱了民眾的信心及對消費品的需求,中國經濟並沒有像預期般復甦。

如在倫敦上市的廣告巨頭WPP上週公布的業績中指出,過去3個月在中國的銷售額年減近1/4;法國美妝品集團萊雅(L'Oreal)估計,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2%至3%;知名汽車品牌保時捷(Porsche)則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銷量年減約達1/3。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的分析師指出,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餐飲業成長率,是自2010年以來首次放緩至8%以下,這統計不包括疫情期間。

惠譽分析師認為,收入的不確定性及房價下跌,導致民眾財富進一步縮水,令他們減少非必要支出或轉向購買物有所值的產品。這趨勢不僅限於餐飲,還擴展到服裝、化妝品和珠寶等非必需品。

不過,旗下品牌包括肯德基及必勝客的百勝中國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生意較預期好,淨收入增加8%。

萊雅首席執行官葉鴻慕(Nicolas Hieronimus)直言,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消費信心仍很低迷的地方,加上就業市場並不健康,很多中國人將儲蓄投資在房地產市場,但房地產已經貶值很多。

另一方面,一些跨國公司面臨中國業者很大的競爭。以電動車為例,根據上海策略顧問公司Automobility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外品牌的電動車占中國乘用車銷量的38%,低於2020年的64%。

德國車廠則受到不少影響,因為中國是它們最重要的市場。保時捷及福斯(Volkswagen)執行長布魯莫(Oliver Blume)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旗下一些電動跑車的需求是否會回升。

近年賓士(Mercedes-Benz)將業務重心轉向更昂貴的車型,今年上半年賓士在中國的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其執行長康林松(Ola Kallenius)表示,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正在降溫,部分是由於中國的房地產危機,目前不知道中國消費者需要多長時間才恢復信心。

品牌 房地產 美妝

延伸閱讀

影/「6666」太招搖…保時捷跑車掛偽造車牌 拒攔查衝雪隧被逮

麥肯錫調查:全球近三成初代電動車主 想換回燃油車

金融時報:Google和Meta達祕密廣告協議 鎖定青少年

過胖需要瘦身!保時捷高層也認為現時Porsche 911尺碼過大!

相關新聞

避川普關稅大棒 陸去年出口創高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本月重返白宮前,大陸官方昨公布最新外貿數據,去年出口規模首次突破人民幣廿五兆元,創下新高,尤其年末出口強...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高薪是半導體公司吸引人才的武器,以往中國大陸不少半導體公司動輒開出數倍薪資挖角,範圍包括台灣、南韓甚至美國,不過有大陸財...

年關近金廈小三通跑單幫亂象頻傳「國門蒙羞」引熱議

民眾搶買年貨帶動金廈小三通的邊境貿易熱潮,不少人利用小三通跑單幫賺取豐厚利潤,也衍生的亂象卻引發民怨。社群媒體今天熱傳一...

美公告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 微信首次被移除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8日發布《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2024 Review of Notorious...

AI算力縮水29% 輝達發布陸版RTX 5090D顯示卡

輝達(NVIDIA)7日發布RTX 50系列顯卡,也推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大陸特供版旗艦顯卡RTX 5090 D,將...

救股市 陸禁大型基金拋售股票

中國大陸股市在二○二五年開局首周表現不佳,上交所、深交所近日約見外資機構,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之際,路透引述消息指,大陸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