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7月出口放緩 企業搶囤晶片致進口大增
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7月外貿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出口年增7%,遜於預期,增速放緩至3個月以來最低點;進口較去年同期大增7.2%,遠超預期,扭轉上個月下降2.3%的表現,並創3個月來最強勁表現。
分析指出,7月出口表現加劇了外界對中國龐大製造業前景的擔憂。而在歐美可能推出新一波出口管制措施前,中國企業爭相增加晶片存貨,導致進口增加;另有觀點認為,進口增速快於預期,表明內需改善出現初步的積極跡象。
路透報導,宏觀經濟學家黃子春表示,出口放緩主要源於出口價格下跌,而出口量仍接近歷史高位。荷蘭國際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林恩·宋分析,由於基期效應,中國出口在近期可能保持個位數增長,但考慮到外部需求放緩和關稅,下半年對外出口出貨量將面臨更大壓力。
彭博社指出,中國7月出口意外放緩,顯示對外貿易對第3季GDP的支撐作用可能減弱。鑑於美國經濟前景疲軟,加上中國零售銷售低迷,除非採取更有效的刺激措施,否則中國今年經濟成長可能會低於官方5%的目標。
分國別看,據財新網測算,7月中國對歐盟以外的多數經濟體的出口表現不同程度走弱。其中對最大貿易夥伴東協的出口增長12.4%,對美國增長7.7%,低於前值但皆高於出口總體增速。對歐盟出口則年增8.3%,增速加快4.3個百分點。
華爾街日報認為,上述數據表明,歐美關稅阻力並未削弱中國在主要市場的出口勢頭,許多商家趕在更多懲罰性措施推出前發貨。
從商品看,中國7月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好轉,包含手機、液晶平板顯示模組、積體電路等增速皆加快;汽車及底盤出口增速反彈1.2個百分點至13.8%。在消費電子產品和汽車出口好轉的同時,相關商品進口表現亦改善,7月積體電路進口增速加快,汽車及底盤進口也由降轉增。
進口方面,澳新銀行高級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表示,中國企業在美國將進一步限制晶片出口前,爭相購買晶片,是進口數據亮眼的原因。展望未來,他認為上升的貿易周期可能已經結束了,預計第3季的進口和出口都將會放緩。
兩岸貿易部分,7月進出口貿易總額262億美元,年增16.6%。其中,中國對台出口69億美元,成長23.1%,自台灣進口193億美元,年增14.4%。今年前7個月兩岸貿易累計增長9%,較中國整體外貿3.5%的增幅強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