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南楠西災民怨等快2小時、便當不夠 慈濟志工透露原因:很冤枉

清泉崗女士官長「頭顱被削去大半」 母哭到癱軟坐輪椅離開、要空軍給交代

比照0206震災 黃偉哲宣布災民每人3萬、房屋無法居住每戶10萬

歐中貿易衝突升溫…德國副總理訪陸 陸發改委主任強硬回應電動車關稅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2日會見德國副總理兼經濟事務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 路透社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2日會見德國副總理兼經濟事務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 路透社

歐中貿易衝突升溫之際,德國聯邦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訪問大陸,22日分別會見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大陸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哈貝克於21日晚間呼籲德國「更新」對陸政策。鄭柵潔則在會中表示,歐盟對大陸電動車加徵關稅損人不利己,「中方將採取一切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據德國之聲報導,哈貝克21日晚間在德國駐北京大使館為他舉辦的招待會上呼籲德國「更新」對陸政策。他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兩國關係的中期發展前景如何,但德國必須要更新對陸策略,以及建立一份更長期的規劃。他相信中國人一定有自己的德國政策規劃。

據大陸發改委官網,6月22日上午,鄭柵潔在北京會見哈貝克,共同舉行「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

中方代表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國家能源局,江蘇省、四川省以及國家節能中心;德方代表為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外交部、環境部,德國聯邦議院、德國駐陸使館,巴符州、北威州及德國國際合作機構代表參加對話。雙方於對話中達成五項合作成果。

鄭柵潔於會中表示,所謂大陸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論調違背市場規律和經濟常識,歐盟對陸電動車加徵關稅損人不利己,「中方將採取一切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鄭柵潔稱,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是技術、市場、產業鏈等綜合優勢的結果,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發展起來的,是市場規律在發揮作用,是「競爭」出來的,不是「補」出來的,更不是什麼不公平競爭。

德方則表示,德中經濟關係十分重要,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受到外部因素干擾,中國是應對全球性挑戰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德方支持中歐雙方就相關問題開展討論磋商。

據德國之音報導,德中關係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歐盟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爭端。哈貝克在飛往北京前表示,希望能為歐中貿易爭端找到解決方案,「如果我的訪問能對此做出一份貢獻,那會是一件好事,不過現在來看充滿挑戰。」

哈貝克也表示,面對全球挑戰,中國是不可或缺的夥伴。中國在安全問題上也扮演重要地緣政治角色。對許多德國企業來說,中國作為產地、創新中心及採購銷售市場,仍持續有重要意義,「重要的是,我們繼續保持對話,並討論公平平等的競爭條件。」

據德國之聲和德新社報導,哈貝克週五飛抵北京,開啟為期三天訪陸之行。哈貝克首先與多個歐盟國家大使會晤,並在北京與商務部長王文濤、工信部長金壯龍等人會晤。他還將訪問上海和杭州,並與大學生交流。

6月22日上午,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在北京舉行。(圖/取自大陸發改委官網)
6月22日上午,中德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合作機制首次高級別對話在北京舉行。(圖/取自大陸發改委官網)

北京

延伸閱讀

德副總理哈柏克訪中:德對中戰略需要更新

中警告歐盟「恐掀貿易戰」 法國白蘭地、西班牙豬肉恐中箭

業者擔憂低價車款淹沒車市 加國擬對陸電動車增課關稅

達方擬投資12.78億元 取得德國自行車代理商股權

相關新聞

避川普關稅大棒 陸去年出口創高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本月重返白宮前,大陸官方昨公布最新外貿數據,去年出口規模首次突破人民幣廿五兆元,創下新高,尤其年末出口強...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高薪是半導體公司吸引人才的武器,以往中國大陸不少半導體公司動輒開出數倍薪資挖角,範圍包括台灣、南韓甚至美國,不過有大陸財...

年關近金廈小三通跑單幫亂象頻傳「國門蒙羞」引熱議

民眾搶買年貨帶動金廈小三通的邊境貿易熱潮,不少人利用小三通跑單幫賺取豐厚利潤,也衍生的亂象卻引發民怨。社群媒體今天熱傳一...

美公告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 微信首次被移除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8日發布《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2024 Review of Notorious...

AI算力縮水29% 輝達發布陸版RTX 5090D顯示卡

輝達(NVIDIA)7日發布RTX 50系列顯卡,也推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大陸特供版旗艦顯卡RTX 5090 D,將...

救股市 陸禁大型基金拋售股票

中國大陸股市在二○二五年開局首周表現不佳,上交所、深交所近日約見外資機構,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之際,路透引述消息指,大陸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