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警告歐盟「恐掀貿易戰」 法國白蘭地、西班牙豬肉恐中箭
中國和歐盟因電動車、豬肉等貿易爭端關係緊張,中國商務部昨警告,歐方不斷升級貿易摩擦,可能引發「貿易戰」,並指責歐方至少做了「3個沒有」。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昨抵華訪問3天,對於外界寄望他居中斡旋,他直言此行不可能解決歐中貿易衝突,但鼓勵雙方展開對話。法媒則分析中國可能採取澳洲模式報復歐盟,但一旦施行,歐盟各國將各有各的痛處。
歐盟上周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達38%的反補貼關稅;中國商務部本周隨即宣布,對自歐盟進口的豬肉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
綜合路透、德國之聲報導,哈貝克昨天結束對南韓的訪問後抵達北京前表示,希望接下來一段時間歐中貿易爭端能夠找到解決方案或「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方式」,但在自己訪華期間要解決這一衝突是不可能的,「我完全不能代表歐盟來談判」。但他也表示,行前也與歐盟貿易專員會談。如今他希望鼓勵雙方展開對話,尋找達成一致的要點。
哈貝克21日起率包含醫療、實驗室技術、汽車工業及IT等行業的中型德國企業代表團訪華三天,預期將與多個歐盟國家大使會面。22日在北京與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共同主持首次中德政府間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對話,並將會見總理李強等人。哈貝克還將赴上海參訪寶馬汽車的研發中心,並前往杭州與大學生交流討論,參觀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總部。
在此次亞洲訪問前,哈貝克也稱,中國是應對全球挑戰「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因此重要的是,我們繼續保持對話,並討論公平、平等的競爭條件」。
不過哈貝克抵華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再次對歐盟發出警告,指歐方不斷挑起貿易爭端,並可能引發貿易戰,責任完全在歐方。商務部並指責歐方至少做了「3個沒有」。一是未落實領導人共識,二是沒有遵守世貿組織規則,三是沒有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據法廣引述日本時報報導指出,中國對歐盟擬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回應,看起來更像幾年前中國針對澳洲的策略。中國正瞄準歐洲各地貿易戰目標進行反擊。
如果被中國報復的是白蘭地,那麼法國將獨家受擊;若對豬肉徵收關稅,其影響將集中在西班牙、丹麥和荷蘭;若中國將歐洲的葡萄酒、乳製品和飛機列為制裁目標,法國、其他地中海國家損害較大;在汽車方面,德國將挨打最多;乳製品方面,以丹麥損失較大;但報導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將飛機列為報復目標,畢竟大型客機主要供應商只有兩家。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