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開低走低下跌近300點 台積電開跌19元

大學「申請入學」一階公布了 查詢篩選結果看這裡

陳文茜癌末「腫瘤變多變大」!醫:免疫治療失敗「頂多活3個月」

iPhone大陸降價4分之1 618消費節銷量奪冠稱霸榜單

蘋果在中國持續調降iPhone手機價格試圖提振低迷銷量。路透
蘋果在中國持續調降iPhone手機價格試圖提振低迷銷量。路透

蘋果在中國持續調降iPhone手機價格試圖提振低迷銷量,其中,高階iPhone 15 Pro昨天在618消費節最大降價幅度超過1/4,還搭配12期零利率。目前,iPhone已稱霸618全部品牌銷量與銷售額榜單。

綜合南方都市報、每日經濟新聞等陸媒報導,蘋果在今年618消費節祭出史上最大降價,高階的iPhone15 Pro是促銷主角。

5月31日,電商平台京東再次宣布加大蘋果降價幅度,iPhone15 Pro Max最高優惠人民幣2350元(下同,約新台幣1萬570元),最高降幅達24%;iPhone15 Pro直降2100元。

天貓蘋果官方旗艦店也推出大促銷,原價7999元的iPhone 15 Pro 128g,最高優惠到手價5949元,降幅達25.6%。

在中國社交平台,「iPhone15Pro降價幅度超安卓旗艦」躍為熱門話題,引發大陸網友熱議現在該不該下手;已經入手的網友則對iPhone 15 Pro價格跳水超過2000元表達不滿。

許多「果粉」嘆,昔日的「保值神器」,如今淪為「打骨折」。

報導指出,iPhone這次降幅已超越去年同期發布的部分安卓旗艦手機,價格也逼近中國本土品牌安卓旗艦機。iPhone銷量因此強力反彈,甚至不遜於前幾年的熱潮。

截至5月31日,京東手機618競速榜上,iPhone15 Pro和iPhone15 Pro Max已經連續多日霸榜前兩名;目前iPhone在全部品牌銷量和全部品牌銷售額等榜單上也排名第一。

今年以來,iPhone在中國大陸市場銷量空前疲軟。科技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此前發布報告指出,今年第1季,中國大陸智慧手機市場時隔兩年首次回暖,出貨量與去年同期持平,達6770萬支。但蘋果跌幅最大,以1000萬支的出貨量排名第5,比去年同期下降25%。

蘋果持續打價格戰衝量顯已奏效。中國信通院發布的4月份國內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顯示,國外手機品牌出貨量由去年同期的230萬支增加到350萬支,大幅增長52%;這些國外手機絕大多數是iPhone。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指出,蘋果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在高端機市場依然是比較強的,所以在價格進行明顯優惠以後,還是會吸引較多消費者購買。

但也有專家認為,「用打折換增速」的策略恐為蘋果後續發展埋下不確定性。新機頻頻打折容易讓消費者感覺蘋果「高級感」不再,而且也可能衍生出更長的換機週期。

iPhone 品牌 蘋果

延伸閱讀

全球市值第2高公司 輝達有望超車蘋果

中國法院宣判:「蘋果稅」壟斷案 不成立

Nvidia、蘋果不夠格進前十名!巴菲特偏好選股指標篩出這些優質股

iPhone在陸出貨量增52% 降價策略奏效 銷售回溫

相關新聞

54陸企遭美列制裁清單 陸批美霸權行徑

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廿五日在聯邦公報上刊發兩篇公告,以違反美國國安和外交利益為由,一共制裁八十二間企業,其中有五十三間...

海底撈「小便門」10倍賠償到帳 同桌吃飯的朋友卻翻臉了

上個月24日,兩名17歲男子在「海底撈」上海外灘用餐後向火鍋裡小解引發軒然大波。海底撈3月12日宣布,對2月24日零時至...

美擬對中國船隻收取高額停泊費 中國船東協會:違反國際規則及美法律

路透社報導,據路透社週四看到的一份聲明稱,中國船東協會反對美國提出的對擁有或訂購中國船隻的遠洋貨運公司徵收高額港口進入費...

大陸2月製造業PMI創3個月新高 學者:受政策預期、關稅戰急單影響

大陸國家統計局1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並創3個月新高。...

赴習近平座談會沒在怕?他坐姿鬆弛如官老爺 驚人背景曝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會晤民營企業,參與會議的企業家陣容受矚。座位安排上,王傳福和雷軍中間有一位坐姿特別的企業家,他微...

微信攜13億用戶 接入DeepSeek

大陸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開發的AI模型轟動全球,陸企紛接入應用,大陸最大通訊軟體「微信」也正透過灰度測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