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廉價大陸電動車進口 拜登政府列舉4大原因

美國總統拜登大力推動能源轉型政策,以減少對石化燃料依賴,並轉向乾淨能源,其中將汽油車及皮卡車電動化是主要目標。但隨著大陸部分電動車款的售價低到1萬美元(新台幣32.4萬元),拜登政府不但沒有放行進口,反而將關稅調高3倍至100%。
紐約時報報導,拜登不想讓美國民眾購買廉價大陸電動車,除了要保護美國汽車製造商外,還有不讓大陸獲得新的壟斷地位、鞏固國家安全、需要能源轉型來創造就業共4大原因。
報導指出,首先是不讓大陸獲得新的壟斷地位。大陸已在太陽能電池板等關鍵乾淨能源製造領域取得主導地位,拜登的助手們希望阻止大陸在電動車等類似行業取得壟斷,理由包括氣候問題,大陸工廠在製造電動車時往往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比美國工廠產生更多溫室氣體排放。
拒絕大陸壟斷地位還有一個重要的經濟原因:確保電動汽車和卡車始終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供應。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因為半導體等關鍵零組件很難從美國依賴的大陸等亞洲國家獲得,依賴進口半導體的消費電子和其他產品價格飆升,加深了美國的通膨。
其次是鞏固國家安全。拜登政府官員說,他們並不是要把全世界的電動車供應鏈都帶到美國。例如,他們正在與盟友達成協議,為先進電池提供礦物,並鼓勵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國家補貼本國乾淨技術生產。但他們特別擔心的是,像中大陸這樣的主要競爭對手主宰這個領域所帶來的國家安全影響。
美國政府已開始調查從大陸進口的電動車軟硬體風險,這些汽車可以跟蹤美國人的位置並向北京報告。自由派經濟學家也擔心,大陸可能會出於戰略目的而切斷新車或關鍵零件的出口。
最後,拜登需要能源轉型來創造就業。拜登承諾他的氣候計畫將創造就業機會和高薪的藍領製造業工作,包括在賓州和密西根州等關鍵的搖擺州,這些搖擺州是他贏得連任的重中之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