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過年返家遇劫…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釀3死 6孩童身分待釐清

年前不平靜…台南今晚1分鐘內連2震 氣象署說明了

車尾稀爛氣囊全爆 百萬網紅千千返鄉遇車禍:有記憶就在醫院

陸乘聯會:2024年大陸電池裝車比例持續降低

大陸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表示,目前大陸動力電池的產量中裝車的比例在不斷走低,2020年動力電池裝車率達到76%,而今年首季已降至46%。(新華社)
大陸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表示,目前大陸動力電池的產量中裝車的比例在不斷走低,2020年動力電池裝車率達到76%,而今年首季已降至46%。(新華社)

大陸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表示,目前大陸動力電池的產量中裝車的比例在不斷降低,2020年動力電池裝車率達到76%,到今年首季已降至46%。而在汽車出口市場上,他指出,大陸今年1至3月汽車實現出口132萬台,出口增速23%的持續上升,但第一季增速相較前三年的高成長速度略有下降。

據崔東樹微信公眾號消息,崔東樹近期針對新能源車鋰電池市場撰文分析指,隨著儲能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烏俄危機帶來的世界能源危機,儲能等產業的電池需求成長很快,導致裝車的電池占比下降較明顯。不論是動力電池還是儲能電池,生產過剩和庫存相對表現壓力都較大。

崔東樹提到,2021年和2022年動力電池的增速低於整車增速,今年3月大陸的動力電池裝車仍然偏低,電池產量高於裝車增速。目前動力電池的產量中裝車的比例不斷的降低,2020年動力電池裝車的生產電池裝機率達到76%,2021年是70%,2022年是54%,2023年是50%,2024年1至3月降到46%。

崔東樹再指,過去幾年,電池市場的競爭格局並未發生明顯的變化,主要由於動力電池市場的技術進步相對比較緩慢,而規模增長特徵相對明顯,因此電池企業獲得較強的生產和裝車數量增長的特徵。但他提醒,「未來電池產業變化的機會相對較大」,未來整車企業造電池或整車聯合相關的企業共同造電池的趨勢日益的明顯,電池企業逐步會形成整車的核心配套的產品。

崔東樹稱,今年,大陸電池企業的競爭格局仍然延續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者相對較強的特徵,但目前兩者的差距仍較大。比亞迪的電池市場占比從2020年的15%升至今年的21.8%,而寧德時代的電池市場占比從2020年的50%降至今年的48.8%。

此外,就今年第一季大陸汽車出口市場,崔東樹分析,自2021年以來,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大陸汽車產業鏈的韌性較強的優勢充分體現,大陸汽車出口市場近三年表現超強成長。 其中,2021年的出口市場銷售219萬台,年增102%。2022年的汽車出口市場銷量340萬台,年增55%。2023年中國汽車實現出口522萬台,出口成長56%。

崔東樹指出,今年3月大陸汽車實現出口49萬台,出口增速27%;1至3月大陸汽車則實現出口132萬台,出口增速23%的持續上升,但第一季增速相對前三年的超高成長速度稍有下降。2024年3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252億美元,出口成長18%。 2024年1-3月汽車出口均價1.9萬美元,年比2023年的1.9萬美元,仍算基本持平。

寧德時代 格局 特徵

延伸閱讀

太捲啦!特斯拉中國全系降價 Model 3僅需台幣104萬

奇瑞於西班牙設廠 領先比亞迪成首家在歐洲生產的中國車廠

陸特斯拉出殺招 全面降價

經濟日報社論/中美交鋒 為何美國愈來愈顯吃力?

相關新聞

黃仁勳京滬年會戴AI眼鏡大跳APT. 員工們激動到尖叫呐喊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出席輝達在北京、上海分公司的年會盛典。有輝達員工將黃仁勳與員工在舞台上一起跳APT.的影片放在網路...

調查:半數美國在陸企業憂中美關係惡化 比例創新高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的年度調查顯示,51%的受訪者對美中關係未來惡化感到擔憂,這一比例達到了五年來的...

避川普關稅大棒 陸去年出口創高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本月重返白宮前,大陸官方昨公布最新外貿數據,去年出口規模首次突破人民幣廿五兆元,創下新高,尤其年末出口強...

陸半導體業 高薪搶人成過去式

高薪是半導體公司吸引人才的武器,以往中國大陸不少半導體公司動輒開出數倍薪資挖角,範圍包括台灣、南韓甚至美國,不過有大陸財...

年關近金廈小三通跑單幫亂象頻傳「國門蒙羞」引熱議

民眾搶買年貨帶動金廈小三通的邊境貿易熱潮,不少人利用小三通跑單幫賺取豐厚利潤,也衍生的亂象卻引發民怨。社群媒體今天熱傳一...

美公告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 微信首次被移除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8日發布《2024年假冒和隱私惡名市場名單》(2024 Review of Notorious...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