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陳明文交棒、翁重鈞未列不分區 下屆嘉縣長提前開戰?

瞄準千億支付金流市場?神祕電競教父三搶智冠經營權

暗網曝監聽資料!藍綠政治人物都捲入 官方喊認知作戰卻難掩危機

大陸長假飛日航線「基本滿座」 陸官媒斥日媒炒作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批,大陸「雙節」長假期間赴日航班「基本滿座」,是日媒炒作,旨為藉臆造出來的中國人「赴日旅遊熱」來淡化、敷衍和轉移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責任。。(取自環球網)
大陸官媒環球時報批,大陸「雙節」長假期間赴日航班「基本滿座」,是日媒炒作,旨為藉臆造出來的中國人「赴日旅遊熱」來淡化、敷衍和轉移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責任。。(取自環球網)

日本8月時將福島核廢水正式排海,引起全球撻伐,相關問題亦在大陸民眾之間掀起反日情緒,更曾傳出大批旅客取消赴日本旅遊,但本次連假時,大陸飛往日本的航班據說是「基本滿座」。對此,陸官媒《環球時報》2日發文,批評日本本多家媒體從假期前就開始炒作消息、虛假宣傳,只為製造中國人「忘性大」、「不在乎日本核汙染水排海」等誤導性論調。

據環球時報消息指出,該篇文章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所寫。笪志剛文章指出,日本富士電視台、《每日新聞》等多家媒體在大陸「中秋、十一」黃金周前,就開始密集炒作所謂「從北京飛往東京的航班座無虛席」、「日本成為中國遊客熱門旅遊目的地」等消息,並將上述論點與大陸民眾對日本核汙染水排海的態度強行掛鉤,試圖模糊概念,忽略了其中包含大量商務往來和留學人員。

笪志剛稱,多家日媒集中火力開啟這場「旅遊輿論戰」還有一個攻心為上的賣點,目的都是刻意反襯一個「中國人自相矛盾」的結論,就是中國老百姓只是嘴上喊喊,日本核汙染水排海並沒真正影響他們赴日旅遊。他認為,事實上,日本並沒有像日媒說得那麼「大受歡迎」,大陸的赴日旅遊團更是幾乎沒人報。此番炒作,是藉臆造出來的中國人「赴日旅遊熱」來淡化、敷衍和轉移日本核汙染水排海的責任。

笪志剛批評,這些日媒發起這場陸客赴日旅遊「宣傳戰」的心思,無外乎是營造對日本有利的所謂「中國人不在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中國人忘性大」等不實訊息。然而,日媒操弄輿論用歪了「借力打力」的方向,宣傳錯位。日媒將中日本來有望有所恢復的旅遊、日益升溫的留學和商務等民間往來用來使本國核汙水排海「正當化」,不僅牽強,也很危險。他特別指出,現在中日之間每周往來航班數量只有365班次,距疫情前高峰時每週上千班次相去甚遠。

笪志剛還說,日本一些媒體過去沒少做過類似的事。在此當口,日媒明智的做法應是實踐良知媒體的倫理責任,敦促東京正視甚至修正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做法,而不應該是「助紂為虐」。他強調,有必要用事實進一步拆穿日媒的輿論戰甚至虛假宣傳,進一步讓世人認清日本輿論甚至官方在核汙染水排海問題上的不負責任做法。

日本 航班 核廢水 中共 陸客

延伸閱讀

2大1小寒假花5萬7爽玩日本6天 小資爸:國旅還是留給有錢人吧

一樣有招牌、冷氣機…他不解日本市容哪裡贏台灣 網友狂打臉:精神壓力小多了

台灣虎航日本版圖再下一城 首開桃園-高知新航線

旅日族注意!「禁止在手扶梯上行走」 名古屋新規正式上路

相關新聞

陸雙重困境 外資減少外人不來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趁著幾乎完全封鎖邊境近三年的新冠防疫措施結束之際,中國富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資產轉移出境。華爾街日報也...

馬雲拋售阿里股票?阿里合夥人蔣芳:馬雲一股都還沒有出售

針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公司,計畫減持1,000萬股,預計套現8.707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首席人才官蔣芳...

外商撤資變多 陸FDI連5月衰退

中國大陸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為人民幣九八七○點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

王文濤會雷蒙多 關切半導體禁令

為落實「拜習會」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中美商務部溝通交流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談十六日在舊金山舉行,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就美國...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 北京出手管制了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元,大興土木闢建基礎設施導致債台高築是主因之一。據外媒報導,北京當局已通令地方政府中止「有疑慮...

淘寶、京東雙11戰報 又蓋牌

中國大陸民間消費未完全復甦,「雙十一」購物節結束後,電商巨頭京東、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集團都未公布具體成交數據,只用「用戶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