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灌籃高手」主題曲主唱食道癌逝!譚敦慈:日常一行為比染髮還毒

深田恭子與百億地產大亨婚前分手 被爆趁男友出差讓導演入香閨

2片魚肉就致命!南投吃河豚中毒1死案 「極毒兇手」品種出爐

蘋果祭新規 防百萬App遭陸下架

在大陸新監管規定下,蘋果App Store現有一三二萬個App恐面臨下架危機。(美聯社)
在大陸新監管規定下,蘋果App Store現有一三二萬個App恐面臨下架危機。(美聯社)

北京持續收緊網路監管,蘋果公司為避免一三二萬個應用程式(App)遭到下架,於日前更新中國區域的App Store上架要求,表明App必須具備有效的官方備案號才能上架。此前中方公布首批App商店備案名單,蘋果未列其中,如果不能取得大陸官方備案,明年四月起恐將無法更新,面臨強制下架的危機。

今年八月間,大陸工信部發布「關於開展行動互聯網應用程式備案工作的通知」,提出App與網站同屬提供網路資訊服務,需要向大陸電信主管機關有關網站履行備案手續,登記實名、網路資源及業務等資訊。

據上述通知,大陸當局預留了一定時間,作為各平台、App的過渡期,自今年九月到明年三月底,要求已展開業務的App,向其所在地省級通訊管理局履行備案手續,明年四至六月,大陸電信主管機關將對備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仍未履行手續的App將被依法處置,不得從事網路訊息服務。

該通知發布一個多月後,大陸網信辦九月廿七日公布首批廿六家App商店名稱及備案編號,名單包含小米、三星、華為、OPPO、vivo、騰訊、百度、螞蟻金服等平台,名單未見蘋果。

有香港媒體直指,被「獨漏」的蘋果,若到明年四月仍無法完成備案,其App Store現有一三二萬個App,將可能被強制下架。

在此壓力下,蘋果於九月廿九日更新App Store Connect線上支持文件,表示據中方法律,特定類型的App需提供額外訊息和文件,才能在大陸的App Store上架。文件提到,大陸工信部要求App須具備有效的「互聯資訊服務提供者(ICP)備案號」;此外,所有遊戲、圖書、新聞及宗教內容的App,都須取得大陸主管機關許可證。

華爾街日報披露,過去幾個月蘋果相關人士與大陸官員多次碰面,討論新規實施方式,及表達對新規的擔憂,因為新規可能會對於App Store中提供的大量外國App造成衝擊。然而中方官員表示,規定應嚴格遵守。

有產業分析師認為,按規定,外國的App須向大陸政府註冊,甚至可能被要求遵循大陸的傳輸與審查要求,這對應用程式設計者、服務供應商而言,是不太可能的事。這將使蘋果別無選擇,只能把這些App下架。

除了App備案要求,據央視新聞,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已於七月在北京發起成立「終端快速充電技術與標準推進委員會」,首要任務就是推動構建以自主研發為基礎的統一快充標準。陸媒雷科技引述分析,在大陸本土品牌都有代表性的快充自研技術下,這將是蘋果下一個需要被「統一」的部分。

主管 北京 華爾街日報

延伸閱讀

中秋、十一連假大陸旅館供不應求 原因竟然是…

冰火兩重天:3nm先進製程受廠商追捧,但能否拯救手機市場?

蘋果新品帶動 全球平板電腦下半年出貨將逐季回升

大陸加強監管 132萬個蘋果App面臨遭下架危機

相關新聞

陸雙重困境 外資減少外人不來

紐約時報日前報導,趁著幾乎完全封鎖邊境近三年的新冠防疫措施結束之際,中國富人今年已將數千億美元資產轉移出境。華爾街日報也...

馬雲拋售阿里股票?阿里合夥人蔣芳:馬雲一股都還沒有出售

針對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家族信託公司,計畫減持1,000萬股,預計套現8.707億美元。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首席人才官蔣芳...

外商撤資變多 陸FDI連5月衰退

中國大陸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FDI)為人民幣九八七○點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

王文濤會雷蒙多 關切半導體禁令

為落實「拜習會」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中美商務部溝通交流機制首次部長級會談十六日在舊金山舉行,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就美國...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 北京出手管制了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達408兆元,大興土木闢建基礎設施導致債台高築是主因之一。據外媒報導,北京當局已通令地方政府中止「有疑慮...

淘寶、京東雙11戰報 又蓋牌

中國大陸民間消費未完全復甦,「雙十一」購物節結束後,電商巨頭京東、阿里巴巴旗下淘天集團都未公布具體成交數據,只用「用戶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